笼养蛋鸭育雏期在北方高寒地区应注意的问题

   2015-10-04 57840
核心提示:只有采取正确的饲养管理和采用适合北方蛋鸭育雏期的合理饲料,才能克服北方由于温度给养鸭、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在长期经受低

只有采取正确的饲养管理和采用适合北方蛋鸭育雏期的合理饲料,才能克服北方由于温度给养鸭、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在长期经受低温的北方高寒地区发展笼养蛋鸭产业。这样就能给降低养殖的饲养成本,提高低温下的育雏成活率,给蛋鸭养殖户带来真正的实惠。

1温度

温度控制要求为1—7日龄为33~30~C,8-14H龄为30—28℃,15—21日龄为27—25度.22~28日龄为24—21℃,温度必须维持均匀,应观察雏鸭的精神状态结合外界气温变化‘I看鸭施温”。温度适宜鸭子食欲良好、羽毛光滑整齐、均匀散布、走路昂首挺胸、活动自如,说明温度过低鸭子缩头缩颈,不活泼,羽毛竖立,尖叫叠堆,甚至腹泻,说明应及时调整,特别是北方冬春季节昼夜温差大,应注意育雏期夜间的保温工作。

2光照

育雏前3天,要24小时光照,灯光愈亮愈好,使雏鸭尽快地适应新环境。第4天改为22小时,光照强度降为20勒克斯即可,1星期后降为20小时,第2星期起改为18小时。冬季育雏更应注意使用递减式的光照程序,严格控制光照时间,目的是有更多的时间采食饮水.以能够早期达到目标体重,建立良好的体型。

3环境

由于北方地区鸭舍都为全封闭式.与南方有较1大差异,故舍内环境极难控制,特别是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尤其秋、冬季节时间长达5—6个月,此时期内鸭舍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等含量较高,严重影响雏鸭生长,甚至使雏鸭抵抗力下降,增加了育雏期间的死亡率。在春、秋季节育雏可选择在外界环境温度高的时间段通过开闭门窗等方法进行鸭舍的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冬季由于外界环境温度极低,则应选用适当的通风设备进行换气。

4饲养管理

北方育雏应注意饲料的代谢能,配合饲料适当增加玉米、稻谷等能量饲料的比例,使饲料中代谢浓度达到12.0-12.5兆焦/千克,以满足雏鸭生长对能量的需要。少给勤添,可适当加喂夜食,夜间12时左右加喂1次夜食,最好喂温料,这样不仅能增加营养,而且有利于御寒。

除此之外.还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来降低低温对雏鸭造成的应激,提高其生产性能。研究表明,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都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料重比,增加日增重的作用,可在饲料中多添加维生索来提高雏鸭的生产性能。微量元素如铁、硒和锌等适量加大其添加量也有上述功能。

除上述重点介绍的几个问题外,我们还应在育雏中注意鸭舍的消毒、疫苗的接种和疫病防治等。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