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联合国官方微博:南海仲裁庭和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 联合国和奥巴马划清界限了,非常好。
2. 南海仲裁庭,五位仲裁员,四位来自欧洲(德国法国荷兰波兰),一位来自加纳: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我前面就说过是奥巴马和欧洲人唱的双簧,奥巴马给中国施压,然后欧洲人过来拉中国人。所以说我国要尽快和美国的共和党进行沟通就是这个道理。
3. 韩国;萨德定址半岛东南庆北星州郡:奥巴马整体的策略就是逼迫中俄,期望中俄联合起来对抗美国,这种结果是德国利益最大化,而且中俄和美国共和党的关系也会被离间。这次克里访问俄罗斯也是起到很好的缓和作用,中国这边对于韩国部署萨德的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假如共和党上台那么中国的外围局势会有很大的缓和,假如民主党上台那么中国的外围环境会快速恶化,类似于90年代克林顿上台后北约东扩压缩俄罗斯的手段。所以中国必须支持美国的共和党,否则中国后续的整体国家升级很有可能夭折。记住是谁提出来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希拉里),希拉里背后是德国,现在奥巴马也表态支持希拉里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假如还有人觉得要支持奥巴马或者希拉里的话那么就是白痴。
4. 中国和德国的矛盾:永远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中德矛盾是内生性矛盾,内生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不管德国近期做出什么表态都是短期行为,德国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扶持希拉里上台,为此德国可以承担很大的代价,因为德国很清楚一旦希拉里上台那么后续中国基本上就会很惨,一旦中国倒下那么德国的地位就稳固了(失去了对德国的挑战者,那么美国顶层只能维持现状),中国千万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在后续的长期战略中惨败。
5. 描述:法国政府发言人:总统奥朗德将于8月末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意大利总理伦齐举行会面
6. 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总统普京将于明日(7月14日)与外长拉夫罗夫、美国国务卿克里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奥巴马想逼俄罗斯和中国,这次克里去俄罗斯还是不错的,可以缓和一下局势。
7. 描述:伊朗副外长: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伊朗总统鲁哈尼或于8月8日在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Baku)举行会谈
8. 描述:据路透:土耳其外交部表示,将在周四与俄罗斯官员会晤,就旅游和飞行安全问题进行讨论
9. 描述:英国新首相走马上任
10. 描述:美国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Paul Ryan)表示:他决定支持共和党候选人提名的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11. 描述:占压倒性多数的选民(82%)认为,希拉里在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用私人电子邮箱和位于家中的私人服务器收发公务邮件是不合适的
12. 描述:“邮件门”争议对选民对希拉里印象的影响意味深长。66%的选民——其中1/3是希拉里自己的支持者——认为,希拉里不够诚实、不值得信任。
13. 特蕾莎·梅将任命戴维斯为英国“脱欧大臣”:折磨德国的进程提前开始了,提前的原因很简单,奥巴马被德国人收买了,假如奥巴马没有被德国收买那么可以10月份开始谈,奥巴马被德国人收买后那么卡梅伦就必须提前退出(卡梅伦是奥巴马的人)。
14.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将继续公开支持包括海洋法在内的国际法;希望南海仲裁对解决分歧产生积极动能;欧盟将会继续就维护国际法律大声表态:从这个也侧面可以了解到这次欧洲人来中国没有捞到什么好处,这种讲话确实有点泄愤的感觉在里面。当然从他的讲话也可以了解到南海仲裁案其实背后就是奥巴马和欧洲人唱的双簧,目的和奥巴马要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一样的目的。
15. 描述:周二47名美国军事人员抵达南苏丹
16. 描述:据今日俄罗斯:“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宣布该组织分支呼罗珊省领导人奥马尔已死亡
17. 描述:特蕾莎·梅: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就法国加莱的边境管理的共同任务、安全性和防御合作达成共识
18. 美国国务院:美国方面期待与英国新任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进行相关工作交流;美英两国关系十分牢固:鲍里斯·约翰逊是前伦敦市长,脱欧派的主将
19. 描述: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籍议长Ryan:祝贺Theresa May担任英国新首相,英美关系牢固程度前所未有。准备在未来数年深化英美两国贸易关系。
20. 描述:路透:俄罗斯总统普京向英国前首相卡梅伦致谢,并对新任首相特蕾莎·梅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