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美国美联储6月份的议息会议:一个是美国顶层的战略方向转向了TTIP,第二个就是英国脱欧公投在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现在来看英国脱欧的概率越来越大),所以美联储在6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很小。对于中国来说,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其实对中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至于有人会说这个会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这个就是瞎说,人民币汇率本身不是一个完全放开的汇率,中国完全有能力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近阶段整体控制的还是可以的,另外有人会说美联储加息是否会导致我国资本外流?说实在的美联储加息主要会影响的是欧洲和日本的资本,对于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影响有限。中国近期的关注点主要放在自身的改革层面,另外我国左翼要保持团结(在团结的基础之上进行战略思维体系的升级和收编右翼)。关于英国脱欧公投和中国的关系,英国脱欧公投的本质其实是美欧的博弈,但是在德国投靠了美国某一方势力后又成为了美国两方势力博弈的场所,简单说和中国整体自身的进程无关,但是要防止英国国内博弈影响中国(简单说就是因为英国国内的博弈导致英国有势力要通过扩大中国国内左翼的裂痕来获得对美国的话语权),所以我前面说中国的左翼一定要团结就是这个道理。
2. 中国近期要注意的:不要把美联储6月份是否加息和中国进行关联(美联储后续的加息进程说白了和中国关联性不是很大,我预计6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下半年加息一次的可能性很大,这种加息进程和力度对于中国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影响)。第二个就是中国政治层面自身不要介入英国是否脱欧的问题,也尽量不要表态,这个背后是美国国内两个势力的博弈的延伸。中国近期核心就是做好自身的工作,左翼做好内部团结工作,收编右翼,升级自身的战略思维体系。核心一句话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3. 为什么6月份是否加息现在博弈这么激烈:原因很简单,假如美联储6月份加息了,那么英国后续脱欧的可能性就降低,因为美联储假如6月份加息了那么英国脱欧可以把风险外溢到美国(借口就是美联储加息和英国脱欧的叠加效应,这样纽约金融势力可以给美联储主席施压),这样的话美联储就会成为反对英国脱欧的一股力量。所以大家看到前面纽约金融势力反对美联储6月份加息,但是现在纽约金融势力开始支持美联储6月份加息,他们是想舍车保帅。对于中国来说,所以我说人民币汇率不能市场化,第二个就是银行间债券市场要加强监管(央行27日公布的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多项利好政策这个问题要加强管控),防止一些国际金融势力绑架中国。
4. 美联储主席的想法:美联储主席也不是傻子,她说后面几个月可能加息,基本上可以明确的是6月份不大会加息但是美联储主席期望6月份后的下半年会加息(预计加息一次),因为假如6月份加息了最后博弈激烈导致英国脱欧,资本市场剧烈波动那么美联储主席有可能会被迫下台,这方面美联储主席也是头脑比较清醒的人,讲话基本上留有分寸,只是媒体的解读方向确实很有个性。现在整体来说美国的战略重心在TTIP,加息进程整体是往后延后的。
5. 美联储主席耶伦:未来几月加息可能是合适的:上面一条已经做了分析
6. 描述:西班牙临时首相拉霍伊:相信欧盟委员会不会因预算不合规定处罚西班牙
7. 描述: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一季度工资增加1255亿美元,为近两年来最大季度增幅,而美国一季度储蓄率也从5.2%推升至5.7%
8.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俄罗斯预计下周的OPEC会议上不会做出决定:这次OPEC会议预计重要性不高,本周重点关注欧洲央行的利率决议
9.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油市正在逐渐实现平衡:从近期油价走势来看,对全球能源势力还是比较照顾的
10. 描述:法国拉瓦拉港务局:法国罢工导致38艘油轮滞留在港口和码头。拉瓦拉为法国最大石油港口
11. 英国首相卡梅伦:尚不确定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特朗普访英的具体时间;英国首相卡梅伦:无论美国由谁当总统,英美关系都将维持良好:这个基本上明确了特朗普访问英国的事情,在英国退欧公投层面,卡梅伦是两边都需要考虑的
12. 描述:英国劳埃德银行准备就收购美信银行向美银美林发出报价。(英国金融时报)
13. 描述: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主席Jason Furman:住房投资继续支持美国GDP增长。
14. 描述:据外媒,欧盟考虑出台能够替代共同存款保险机制的方案
15. 描述: 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0.8%,预期0.9%,前值0.5%。美国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PCE)年化季环比修正值1.9%,预期2.1%,前值1.9%。美国一季度GDP平减指数修正值0.6%,预期0.7%,前值0.7%。美国一季度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修正值2.1%,预期2.1%,前值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