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华社发布中美核安全合作联合声明;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整体进展不错,中美合作是大方向,另外一点就是美俄关系,后续中国在美俄关系里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润滑剂的作用,但是这个里面要防止日本过多干涉(欧洲前面搞乱日本的主要目的一个是为了拉中国下水,第二个是妨碍中国去协调美俄关系)。另外这次核峰会里面奥巴马和法国总统奥朗德谈的估计不错,法国国内瞎搞的主要是法国总理这个体系的(法国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下面有专门讲法国国内两方势力的分析)。
2. 日本问题:周六和周日已经发布了两篇文章专门讲日本问题,在日本问题层面,欧洲国家的态度是怂恿,假如日本成功把中国拖下水,那么对于欧洲来说一举两得,假如日本没有把中国拖下水那么中日关系必然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对于中国现在来说对于日本的殷勤我们冷处理。不接触不会晤不对抗,近期做到这九个字就可以了。这次安倍参加了核峰会,暂时还不清楚和美国谈的情况,但是安倍一定要小心日本外相这个人。中日维持经济热政治冷军事有点小口角是比较好的模式,另外对于日本来说不介入中东事务是关键。
3. 关于新任日本驻华大使:估计后续很多人会去问他中东和欧洲那边的情况(他以前是日本驻土耳其大使),此人预计会真假消息一起提供,一般手段是提供几个信息获得信任后开始有针对性的提供假情报,情报领域日本其实是小孩子(亚洲国家在中东和欧洲那边的情报能力都很弱),因此对于日本新任驻华大使提供的信息尽量不要采纳。
4. 上周五(31日)巴黎市中心建筑燃气爆炸, 顶层三层炸毁, 5人伤:谁叫你IMF喜欢瞎搞。
5. 描述:法国波尔多市附近一工业区3日早晨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2名消防队员在救火时受轻伤。据法国媒体报道,爆炸发生在波尔多市以北巴桑一家从事危险物质运输的企业内,停在停车场的一辆油槽车爆炸并引发火灾,火势蔓延到其他车辆造成二次爆炸
6. 描述:法国劳工改革引暴力骚乱,警方动用催泪瓦斯逮捕数十人;周四(3月31日),法国铁路和航空系统遭遇严重停摆,职工与学生走上街头抗议劳工改革
7. 法国内部的矛盾:法国总理和法国总统近期的矛盾较大,法国总理推动的劳动法改革必然导致民众大量抗议罢工和游行,而这些都将会影响明年法国总统大选(倒霉的是法国总统奥朗德)。近期IMF的动作主要是法国经济领域主使的。上面三条大家都看到是法国经济领域的事情。
8. 描述:美国总统奥巴马:伊朗正遵循核协议的文本、也必须尊重其精神,美国将在伊朗交易上提供“透明度”。
9. 巴西弹劾委员会主席Rosso:弹劾委员会可能会在4月11日批准报告。总统罗塞夫将在4月4日当地时间16:30递交书面抗辩。国会众议院可能会在4月15日开始对弹劾进行基层投票:后续关注巴西局势的进展
10. 描述:据金融时报对去年9月至现在的主要民调数据的汇总统计,支持英国留在欧盟的受访者与支持英国退欧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45%、42%
11.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美俄两国已就叙利亚协定的一般原则达成一致;俄罗斯否认与美国“私定”巴沙尔未来去留:整体推进的还是不错的
12. 描述: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只有首相安倍晋三能决定是否解散众议院。安倍就朝鲜局势与朴槿惠、奥巴马交换了意见
13. 描述:美国地质勘探局:西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西南部77公里处发生7.2级地震
14. 描述:据彭博: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利比里亚出现埃博拉新病例
15. 纳卡地区冲突再起 动用坦克等重武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军队在有争议的纳卡地区发生军事冲突,至少30名士兵在战斗中丧生。(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占领了纳卡及其周围原属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1994年,两国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至今仍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地理位置比较重要,是俄罗斯进入中东的重要通道,这次普京没有去参加核峰会(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没去)
16. 描述:越南国会选举陈大光为国家主席
17. 描述:由于担忧欧盟外部边境无法阻挡非法移民的涌入,奥地利国防部长2日向德国媒体表示,奥地利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与意大利交界的布伦内罗(Brenner)山口的边境管控,并将派驻军队
18. 布鲁塞尔法庭已经批准巴黎袭击案嫌疑人Abdeslam引渡到法国:这次奥朗德和奥巴马估计谈的不错
19. 德国前外长根舍病逝 被誉为德国统一的建筑师:德国总理默克尔这次没有去参加核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