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或走出趋势性行情!明年玉米或将刷新高位

   2022-12-23 5510
核心提示:豆粕待突破瓶颈后或走出趋势性行情? 豆粕整体供需双弱,供应上受12月大量到港大豆影响,之前的供给紧张局面得到极大缓解,需求上受疫情及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影响,消费明显下降,更多贸易商持观望态度,在供大于求且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豆粕的下跌周期逼近,但考虑到双节的到来或有备货情况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但影响有
豆粕待突破瓶颈后或走出趋势性行情?
      豆粕整体供需双弱,供应上受12月大量到港大豆影响,之前的供给紧张局面得到极大缓解,需求上受疫情及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影响,消费明显下降,更多贸易商持观望态度,在供大于求且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豆粕的下跌周期逼近,但考虑到双节的到来或有备货情况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但影响有限,当前豆粕运行在收敛三角形之内,待突破瓶颈后或走出趋势性行情。
      近期豆粕现货价格维持回落状态,分别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基差变化看,本周的基差再次回落150点左右,之前支撑价格的主要逻辑架构在逐步消解,但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持续回落,现货商和投资者对于基差回落是存在预期的,所以对行情的实际影响有限。从供应端看,12月的到港量符合预期,较之前几月大幅上调,油厂开工率暂无明显变化,当月供大于求。从需求端看,前段时间的现货豆粕市场成交非常低迷,甚至可以说是惨淡。较前周成交量减少了100万吨以上,仅成交了近50万吨,减幅接近70%。笔者认为需求的大幅减弱离不开前文提及的大量大豆到港预期,导致的贸易商观望行为,毕竟大量到货的情况下,油厂受到库存压力会有低价销售的可能性。同时,叠加下游生猪育肥情况不佳,而且接近年关,南方腌制腊肉的情况也大幅低于预期,生猪期货的下跌带动了豆粕的下行,在供应和需求共振的情况下,也就是供大于求且需求低迷的状态下,豆粕价格回落为主,但好在临近双节现货商大都库存有限,不排除会有节前补货的情况,届时供需关系或有所改善。
文章来源:农产品集购网特约撰稿,作者:津投期货投资咨询部 马明,本文为节选,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年玉米价格,最新预判!2023年或将刷新高位
 
 
 
       2023年玉米价格,或将刷新高位
 
       由于2022年基层卖压释放相对平缓,供应未出现集中上量的压力,支撑全年玉米价格维持偏强态势,期间玉米价格趋势性表现,主要由下游需求端变化引起。2022年1-2月,玉米市场供需拉锯僵持,玉米价格波动空间相对偏窄。春节后,伴随下游饲料企业及深加工企业积极询采,需求端放量,玉米价格阶梯状持续走高,二季度末达到年内高点。三季度饲料企业库存高企导致补库需求减弱,且深加工企业陷入持续亏损态势,下游需求下降明显,拖累玉米价格高位回调。伴随四季度饲料及深加工需求回暖,叠加新季玉米上量不及预期,支撑玉米价格重心小幅反弹。年末物流运输条件明显好转,玉米流通加速缓解供应压力,玉米价格小幅疲软收尾。
 
        2023年地租及化肥等种植成本仍有上涨预期,且2022年新季玉米开秤价格高位,或支撑2023年玉米的开秤预期再上一个台阶。
 
       需求方面,虽生猪存栏量有高位收紧预期,饲料产量有望小幅收窄,但目前玉米饲用性价比较高,玉米饲用需求或相对平稳;深加工方面,伴随行业盈利好转及全年开工预期提升,玉米深加工需求仍有小幅增加预期。预计2023年玉米价格或仍维持高位运行,且有望刷新2022年高点。但我国玉米进口渠道拓宽,并且终端饲用消费方面仍有替代品影响,2023年玉米价格涨幅或受限。(以上内容来自国内自身农产品分析机构——卓创资讯,在此仅作信息展示,交流学习,不代表本人观点,不作为卖粮或者购销依据,望周知。)
 
        2022年国产玉米市场,开秤持续走高,近期走低
 
       截止目前(2022年12月22日),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主要深加工企业全面降价,目前山东地区主要深加工企业玉米主流报价在2900——3000元每吨,较上月底的历史价格高峰已经整体下调100—150元每吨左右,而东北地区目前主要深加工企业玉米主流报价在2700——2800元每吨,较上月底的历史价格高峰已经整体下调100元每吨左右。
 
       举例来看,2022年11月底,12月初,锦州港,鲅鱼圈港口部分贸易商或者公司对新玉米报价提高至3000元每吨,相当于1.5元每斤,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而如今,同等品质的玉米新粮报价已经回落至2900元每吨以下了,虽然价格和历史同期来比绝对不低,可是与农民老铁的心理预期以及市场预期有明显的落差。
 
来源:粮价信息网,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