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国内市场,近半个月来,国家先后对新冠的防控措施做出重大调整,防控优化成为了新的主旋律,但市场消费并未出现预期的快速恢复态势。
以养殖业为例,此前养猪人最诉苦的就是,防控对猪肉消费的打击,企业、学校、酒店、旅游区等不能正常复工、复学、营业,都影响猪肉消费,造成生猪销售难,猪价下滑。但现在随着感染人数持续增加,民众因为担心感染的风险,反而更加主动的留在家中,餐饮行业的萧条甚至超过之前,而且更惨的是,部分餐饮企业因为员工感染人数过多,不得不暂时歇业。猪肉消费在短期内不仅没有提振,甚至更惨了。
根据新牧网猪价指数显示,最近一周全国生猪均价从9.72元/斤快速下降到了8.46元/斤,猪价指数仅为109.06,已经非常接近于成本线。
在小麦玉米原粮现货市场,这种下跌的态势也在持续。
就玉米市场而言,持续的下跌令人紧皱眉头,而且现在的上量还在增加,保持在千车左右运行,这让不少惜售的主体心态受到影响,也有开始走货的,甚至有主体认为这是玉米市场即将崩盘的预兆。
另外来自进口市场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美国玉米进口至我国的理论完税成本已经连续两周低于3000元的价位,最新测算价格甚至不到2900元。由于进口成本下降,截至2022年12月15日的一周,美国对我国装运了42万吨玉米,以及110万吨的大豆。
在小麦市场,由于小麦需求主要以食品为主,这种低迷态势更为严峻,不少企业已经有了停机停收的打算。来自行业机构中时通的分析认为,小麦很有可能跌至1.6元以下运行,区间保持在1.56-1.58元左右。
此外,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冬小麦主产区大部分进入越冬期,小麦苗情好于上年。
其他方面,日前我国海关总署公布了11月商品进出口明细,其中11月我国进口食糖73万吨,同比增加10万吨,1-11月份累计进口食糖475万吨,同比减少52万吨。
来自专业机构的测算数据显示,本年度以来,巴西原糖生产成本为350美元/吨,全球最低,其次为泰国,生产成本为360美元/吨,第二大食糖出口国印度生产成本为375美元/吨,这主要是因为今年印度官方大幅提高了甘蔗的收购价格。
而欧盟地区受今年黑海冲突影响,导致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暴涨,导致原糖生产成本飙升至500美元以上的位置,最高达630美元/吨。
不过,就全球范围而言,我国食糖的成本仍冠居全球首位,达到800美元每吨。我国食糖生产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甘蔗收购价格远高于其他主要食糖生产国,而农业成本占食糖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74%。
由于我国食糖生产成本偏高,这也导致白糖走私一直是我国海关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