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集中出让44幅地块,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022-06-11 4540
核心提示:6月11日,南京市2022年度第二批次土地集中出让公告发布,推出44幅地块、超200公顷住宅用地,起拍总额超700亿元。这是南京市今年根据集中供地要求进行的第二批集中供地,该批次地块重点满足中心城区办公和住宅用地平衡的需求,有不少地块位于中心城区尚未开发的边角地、插花地。此外,有13幅地块让时不设定毛坯限价,在开发
6月11日,南京市2022年度第二批次土地集中出让公告发布,推出44幅地块、超200公顷住宅用地,起拍总额超700亿元。这是南京市今年根据集中供地要求进行的第二批集中供地,该批次地块重点满足中心城区办公和住宅用地平衡的需求,有不少地块位于中心城区尚未开发的边角地、插花地。此外,有13幅地块让时不设定毛坯限价,在开发企业完成开发后向有关部门报备审核。
 
 
13幅地块定价实行报备审核
 
二批次公告所出让地块分布于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北新区、江宁区、浦口区以及溧水区,涉及河西新城、南部新城、江北新区、城中、城东、城南、仙林大学城、燕子矶、江宁百家湖、浦口城南中心等片区,板桥新城、桥林新城、禄口新城等多个新城以及溧水副城。
 
 
 
 
 
 
 
 
 
 
 
 
 
 
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祁玉永介绍,结合南京的房地产工作实际,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中,有31幅地块继续实行“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政策,有13幅地块实行“差异化定房价,按程序报备”的政策。这13幅地块在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公共配套设施等方面有一定程度优势,能够满足居民差异化住房需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所谓差异化定房价,是指出让时不设定毛坯限价,在开发企业完成开发后向有关部门报备审核。差异化定价,按程序报备审核,也是一种定价方式。“差异化定价不是不定价。”祁玉永说,有关部门将根据房屋使用的玻璃、涂料、门板等材料及房屋总体品质来制定价格,这其实对开发商房屋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根据品质再按程序报备。
 
31幅地块实行毛坯限价,13幅地块实行报备审核,符合南京的实际,符合政策稳定性的要求,也符合中央和国家相关部委的调控精神,并且在其他城市均有有效的工作实践。
 
出让地块较集中于南京中心城区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发利用处(城市更新处)处长马刚介绍,南京“1个中心城区、3个副城、9个新城、29个新市镇和若干个新社区”的城镇体系构架已初具规模,市域内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经分析,现阶段南京城市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特征:
 
一是在中心城区内,人口、经济、产业及城市功能的集聚日趋显著,住宅需求随之日益提升;
 
二是中心城区内仍普遍存在未开发的边角地、插花地,这些未开发土地的布局相对分散,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和功能品质的提升,也是中心城区内压箱底的待开发资源之一。
 
因此,通过土地整理,在二批次住宅用地集中出让中,南京加大中心城区内土地投放,来填平补齐城市功能,提升完善的城市面貌形象,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的职住平衡。
 
鼓励开发商提升住房品质
 
在今年5月召开的2022南京春季住宅用地招商合作推介周上,约100幅、500公顷优质住宅用地集中亮相,部分地块由出让方进行深度解读。祁玉永在推介会上与约100家房企进行深度信息交流,本轮推出的44幅地块中,有34亩地在推介会上亮过相,开发商对这些地块已有一定了解,为本轮土地出让打下基础。“只有在听取市场需求、信息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满足市民住房需求。”祁玉永认为。
 
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南京进一步科学合理确定土地出让起始价。严格执行《关于提升全市新建商品住宅规划品质要求的通知》(宁规划资源规〔2021〕6号)文件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房地产企业为市场提供尽可能好的房屋品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优化局部住宅用地内配建的商业办公比重
 
本轮土地出让前,南京有关部门分析研究去年以来土地市场的形势,发现南京目前土地出让还存在局部区域去化周期长、部分区域商业和办公相对过剩、改善性住房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等问题。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南京本轮土地出让优化住宅用地内配建的商业办公比重。通过对商业及办公的用地总量、空间分布与服务类型等分析,减少商业及办公的供应量,有利于加快消化存量,也有利于降低房地产企业的持有成本与时间成本。
 
随着南京“市级-副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五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水平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15分钟生活圈”相关居住街坊层级的生活性服务功能,有效支撑城市服务,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在城市一般地区,尤其是居住用地内减少商业、办公用地的配置,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符合城市居民的需求,有效解决住宅用地内商业尤其是餐饮等易对市民居住环境品质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
 
土地供应顺应城市发展趋势
南京是全国GDP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年来,南京市人口和经济集聚力不断提高,经济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根据在编的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到2035年城市发展规模预测,南京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300万人,城镇人口1200万人,城镇化水平将达到92%;经济总量将达到3.4万亿元至3.6万亿元,人均GDP由2020年的15.9万元将提升至2035年的26.9万元;地均GDP由现状8.3亿元/平方千米提高到16亿元/平方千米;规划建设用地总量为2380平方千米,2030年后将不再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人口-经济-建设用地-住房”相互匹配发展来看,南京在经济总量、人口增加及就业岗位的提供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住房需求也较大。
 
来源:新华日报·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