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杀7700万只!科学家警告,前所未有的禽流感疫情正席卷全球

   2022-05-31 6380
核心提示:目前,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的禽流感病毒H5N1已经感染了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数千万家禽。自去年10月以来,为遏制病毒传播,已有7700多万只家禽被扑杀。此外,还有野生鸟类等40万只非家禽死亡,这是上一波疫情(2016年至2017年)报告的数字的两倍。据《自然》报道,如今,科学家特别关注禽流感病毒在野生鸟类中
目前,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的禽流感病毒——H5N1已经感染了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数千万家禽。
 
自去年10月以来,为遏制病毒传播,已有7700多万只家禽被扑杀。
 
此外,还有野生鸟类等40万只非家禽死亡,这是上一波疫情(2016年至2017年)报告的数字的两倍。
 
据《自然》报道,如今,科学家特别关注禽流感病毒在野生鸟类中的空前传播,这是因为疫情对脆弱物种构成重大风险,并增加了病毒蔓延至人类的可能性。
 
 
鹤是可能死于禽流感的物种之一。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病毒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在野生鸟类中传播,使得疫情难以控制。
 
野生鸟类将病毒传播至世界各地,其迁徙模式决定了病毒下一次传播的时间和地点。
 
大规模疫情可能出现在亚洲、欧洲地区,并蔓延到目前未受影响的地方,比如南美洲和澳大利亚。
 
虽然人类会感染H5N1病毒,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自去年10月以来,仅报告了两例人类感染病例。
 
但科学家担心,病毒在鸟类种群中的广泛传播,意味着其有更多机会外溢至人类。
 
澳大利亚多尔蒂研究所的Ian Barr表示,突变可能使禽流感更易在人和其他物种中传播。
 
“这些病毒就像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偶尔感染不是问题,真正令人担忧的是病毒功能逐渐增强。”
 
H5N1病毒于1996年左右出现在亚洲的商品鹅中,并于本世纪初在整个欧洲和非洲的家禽中传播。
 
2005年,该毒株先在东亚、后在欧洲导致野生鸟类大量死亡。
 
2014年,一种被称为2.3.4.4的新高致病性H5病毒谱系出现,并开始主导世界各地的疫情。
 
而且,其对某些野生鸟类的影响更大。
 
研究人员试图了解为什么病毒对物种的影响不同。美国地质调查局阿拉斯加州科学中心野生动物遗传学家Andy Ramey说,他们特别关注该病毒对种群较少、栖息范围有限的脆弱鸟类物种以及特别敏感的物种的影响,如美洲鹤和帝雁。
 
监测可以揭示野生鸟类死亡的真实规模。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Keith Hamilton表示,更好地监测受感染的野生鸟类,有助于提醒家禽养殖场注意未来疫情的风险。
 
“由于野生鸟类种群规模巨大,追踪其疾病传播是一项资源密集型任务,也是一项挑战。”Hamilton建议在更容易感染病毒的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
 
研究人员强调,不应为缓解疫情而伤害野生鸟类。
 
同时,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禽流感如何通过野生鸟类、家禽与人传播。
 
此外,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和动物卫生组织之间的合作,对于发现、阻止病毒溢出事件也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