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家禽营养与饲料调查报告新鲜出炉

   2022-05-29 13560
核心提示:粮食成本是家禽和家禽饲料生产商的最大挑战。家禽和家禽饲料的生产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偏好变化的影响,而供应链下游合作伙伴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采纳和强调,反过来又决定了家禽的饲养方式和饲料配方。WATT全球传媒的年度家禽营养和饲料调查提供了影响全球家禽行业趋势的第一手观点,并揭示了家禽生产商、营养学家和饲料生
粮食成本是家禽和家禽饲料生产商的最大挑战。
 
家禽和家禽饲料的生产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偏好变化的影响,而供应链下游合作伙伴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采纳和强调,反过来又决定了家禽的饲养方式和饲料配方。WATT全球传媒的年度家禽营养和饲料调查提供了影响全球家禽行业趋势的第一手观点,并揭示了家禽生产商、营养学家和饲料生产商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与挑战。
 
 
 
2022年度的调查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59名受访者的意见。逾50%的调查参与者是营养学家、顾问和兽医,16%的人从事活禽生产管理或拥有家禽养殖场。
 
 
 
与2021年的调查结果相比,2022年的受访者对业务前景似乎持更乐观态度。47%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在2022年获得提升,33%的受访者预计盈利将持平,21%的受访者认为盈利将下降。
 
 
 
家禽和家禽饲料生产商在2021年经受住了商品价格波动的考验,并且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已经做好了应对商品价格将在2022年继续波动的准备。当问及他们的业务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时,88%的受访者提到粮食成本是他们的最大挑战。
 
 
然而,家禽生产商和饲料公司并没有让不断上涨的投入成本和普遍的不确定性阻碍他们的业务发展,并正在对2022年做资本投资。41%的受访者称,他们公司正在投资改善生物安全;33%的受访者计划升级他们的饲料厂;33%的受访者将购买新的制造设备或加工设备。
 
 
 
产业研究
 
 
水资源价值流动与家禽及农业食品体系可持续发展
 
 
 
在自然资本中,水资源利用与节约对推动家禽及农业食品体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SDGs中的指标6.4.1-按时间列出的用水效率变化”的关键信息显示:大多数区域用水效率不断提高,但进度迥异。2015至2018年间,全球用水效率从17.28美元/立方米提高到19.01美元/立方米,增幅10%。2018年,约有56%的国家用水效率不超过20美元/立方米,低于2015年的58%。
 
 
 
从世界主要经济体2018年用水效率榜单来看,总用水效率排在前十位的经济体主要来自欧盟,多数对农业的依赖较小。一些食品及农业生产强国/大国,如德国(第18位)、荷兰(第25位)、法国(第26位)排在前20到30位,日本(第37位)、波兰(第45位)、美国(46位)排在前30到50位,中国(第70位)、巴西(第72位)、俄罗斯(第77位)、南非(第83位)排在前50到100位之间。
 
 
 
FAO报告称,由于膳食结构不断变化,预计对水资源的竞争将随之加剧。膳食结构变化包括偏好从未经加工的谷物转向深加工食品、畜产品和高价值作物,如水果和食用油,预计消费量也将继续增加,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这种变化会影响未来的农业用水需求,因为从表2列出的数据来看,相比谷物、淀粉类块根、水果和蔬菜,生产畜产品和油类作物的需水量更大。
 
 
 
农牧食品企业负责任行动构建正向输出
 
 
 
封控中的城市,鸡蛋和禽肉等食物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慰藉。新希望六和、益客食品、光明集团、湘佳股份、正大食品、圣农发展、禾丰股份、温氏集团、泰森食品、嘉吉公司、德青源、圣迪乐村、韩伟集团、神丹食品、晋龙股份、天成集团以及肯德基、麦当劳等家禽产业链上的企业仍奋战在生产第一线,全力打通供应链,投入到抗击疫情和保障民生的工作中。家禽企业这些暖心的举措,正是企业社会责任(CSR)的一部分,推动了其良性发展。
 
 
 
据《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21)》的数据显示(图1),我国的CSR报告发布数量从2011年的1091家增长到2021年的1926家(截至2021年10月31日),增长76.5%,进步十分可观。此报告披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更加意识到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重要性;2021年,企业对供应商、客户、社区、环境等利益相关方履责信息披露水平不断提升;同年,民营企业CSR报告质量综合指数(1354)较2009年(887)增长了52.65%,预测不久的未来将会继续赶超国有控股企业这一指数(1368),逐渐缩小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中央企业这一指数之间的距离。
 
 
 
对于农牧食品企业而言,每年发布CSR、ESG、可持续发展报告不仅是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而且需要将社会责任基因注入到品牌力当中,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的方方面面,形成“故事与话题”,通过各种平台与渠道对外传播,强化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利益相关方及服务受众中的声誉。
 
 
 
生产管理
 
 
利用机器人提高家禽生产效率
 
 
 
新的机器人技术可以在家禽生产过程中监测家禽福利、健康状况和鸡舍内的环境参数。此技术不仅可让员工从这些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工作,还能将有关鸡群的实时数据转换为可执行的意见和见解,供家禽养殖者参考。
 
 
 
机器人的热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追踪记录环境参数,如空气质量、温感、光照和声音,并识别可能影响到肉鸡健康及福利或鸡舍设备的潜在风险。同时,机器人也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肉鸡福利,因为人们进入鸡舍检查时可能会导致肉鸡产生应激反应,而一个全天24小时都在鸡舍不间断地进行监控的机器人,则可以监测到肉鸡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更准确、更迅捷地检测到肉鸡在叫声、活动和其他行为方面的变化。
 
 
 
肉鸡生产是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监控机器人可以提高生物安全,防止疾病在不同的鸡舍之间传播,避免疫情发生。未来,这项技术还将标出鸡只在鸡舍中死亡的位置,给养殖者和兽医提供参考,以便评估趋势和更快地对鸡只死亡做出诊断。
 
 
 
专题报道
 
 
当家禽饲料成本危机与需求破坏碰撞之际
 
 
 
3月份以来,国内以玉米豆粕为首的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近日,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国内玉米、豆粕价格虽逐渐回落,但震荡持续。当下,国际市场上玉米、大豆价格上涨迅速且不稳定的因素,给国内家禽养殖业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多重挑战。
 
在变化莫测的当下,全球大豆进出口发展态势如何?国内玉米、大豆走向如何?企业又该如何寻求低成本的日粮替代方案?为此,莱伽传媒举办了“破局—家禽饲料的成本危机”线上论坛,并特邀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张晓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粮油监测处副处长王辽卫、建明(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罗正,与业界人士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张晓平:大豆市场风险不断积聚,对家禽生产成本带来一定冲击。为此,建议家禽产业持续关注精准营养方案,积极寻找替代大豆的高消化率、高生产性能的优质蛋白和油脂。同时,对于采购成本一定要多利用期货、期权等价格风险管控手段,积极探寻降本增效的道路。
 
 
 
王辽卫:家禽企业应容忍现在玉米、大豆价格高位情况,保障农民种植积极性,企业应从配方技术层面实现实质上的降本增效。未来,玉米、大豆的政策因素都将不断减弱,市场化进程将更为迅速,在采购中企业要多采用现货、期货工具来控制饲料成本。
 
 
 
罗正:未来的2050年,全球人口或将突破100亿大关,粮食紧缺将成为趋势性问题,因而农牧行业要不断挖掘潜力,保持竞争力和溢价能力。
 
 
 
饲养管理
 
 
无抗生产中的几种常用抗生素替代品
 
 
 
目前,从酶类到有机酸,再到中草药和精油,已有多种无抗(Antibiotic-Free,ABF)替代品可供使用。在欧美国家,益生菌与益生元的组合应用非常广泛。益生菌与益生元具有多种作用模式,包括产生抗菌剂、酶、有机酸和其他化合物,朝着更有益并减少有害致病菌方向发展,它们能够改善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应答。其结果是改善了动物整体健康与营养水平,并提高了生产性能,保证了食品安全。
 
 
 
此外,噬菌体、植物化学物以及离子载体类药物等替抗产品在追求经济效益及无抗生产效果方面脱颖而出,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其中,噬菌体是一种通过在细菌体内复制而寄生于细菌上的病毒,我们可以使用细菌的这些天敌来治疗动物的细菌感染,并抵御病原体向人类传播;植物化学物是由植物产生的且能够抵抗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化合物;离子载体类药物是一类会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代谢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合物,通常用于增重,提高饲料效率和预防球虫病。
 
 
 
虽然对于ABF生产而言,抗生素替代品非常重要,但这并非唯一的关键点。ABF生产,绝非仅仅是将抗生素替换为添加剂,无抗生产方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鸡舍环境、鸡群密度、水质、原料质量,以及生物安全的理解与监测。
 
 
 
疾病防控
 
 
如何降低肉鸡出栏前死亡率
 
 
 
虽然大多数肉鸡死于破壳后第1周内,但在出栏前,死亡率会再次升高。临近出栏前死亡的肉鸡成本非常之高,因为此时面临的损失不仅仅包括肉鸡本身,还包括饲料以及投资用于饲养肉鸡的其他资源。
 
 
 
建议考虑从监测与控制热应激、调整饲喂程序与光照方案、控制跛足、降低肉鸡每天遭受的应激、控制疾病状况等因素来控制肉鸡后期死亡率。
 
 
 
随着市场对大型肉鸡需求的增长,养殖场开始延长待出栏期,如果在这一较长待出栏期内仍沿用传统饲养管理方法,那么出栏前死亡率就会升高。因此,在育雏伊始就必须改变传统饲喂程序及光照方案,以降低生长速度,从而提高存活率和肉质。
 
 
 
如果上述措施仍不起作用,可考虑使用粉料。与颗粒料相比,粉料可降低死亡率,但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能这样做,因为粉料会导致肉鸡胴体重和胸肉产量显著下降。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