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关于国际市场最新的行情动态。
日前,来自印尼的农民组织发布消息称,因印尼棕榈油出口禁令,导致该国棕榈鲜果串从4月23日的每公斤3000印尼盾下降到4月28日的1500-1600印尼盾的价位,受此影响,农民的损失目前已达数十亿美元。
据悉,由于产量大而需求弱,印尼局部地区小农户的棕榈果目前已经面临销售困难,由于不易存放,一些棕榈果甚至被堆在田里变成肥料。
与此同时,伴随着各方制裁力量的强大,在国际化肥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同时,俄罗斯化肥却面临着出口不畅的压力,俄罗斯化肥企业的出口收入平均降低了15%至70%左右。目前,该国化肥行业协会已经发出申请,要求降低针对俄罗斯化肥企业的增值税,从20%降低至10%。
而在国内市场,日前海关总署公布了最新的4月粮食进口数据。
根据海关进口数据显示,1-4月累计进口各类5060万吨,同比略减0.3%。大豆进口2836万吨,同比略减0.8%。从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今年前4个月大豆和谷物进口基本都是和去年保持着相同的进口态势。
不过,由于一季度巴西旱情影响,导致当季我国大豆进口时间延迟,因此4月份单月大豆进口数量达到808万吨,创下历年同期新高。
从市场数据我们也看到,今年一季度我国豆粕价格一度创下历史记录,但随着4月大豆进口的增加的增加,豆粕价格开始快速回落。同样数据还显示,1-4月我国豆粕进口量增加了45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播以来全国上下开始聚焦大豆种植,东北继续保持着每亩大豆补贴高出玉米200元的标准,且在黑龙江地区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改种现象。但从我国的大豆消费量来看,目前大豆年消费量约为1.1亿吨,其中9000多万吨需要进口来补充,但国产大豆产量却仅为1600万吨左右,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和玉米争地的品种,目前东北玉米亩产可达1300斤左右,相对而言大豆均产仅为300-400斤,这意味着每增加一亩大豆种植,可能需要减少1000斤左右的粮食产量。
这意味着我国要想在大豆领域获得足够的自给,至少需要将现有大豆种植规模扩大四倍,按照1600万吨的大豆产量计算,玉米的减产规模或将达到5000万吨。
当然,如果我们有新的耕地加入,可以不占用现有玉米种植面积的话另算。
与大豆和玉米市场存在的矛盾相比,目前在小麦市场也是有点乌烟瘴气。
眼下河南省小麦已全面进入灌浆期,这是决定小麦产量的最关键时期。日前该省召开全省小麦“一喷三防”暨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对今年全省小麦产量进行研判,并要求双管齐下提高小麦粒重。
此外,针对今年的小麦生产,日前河南农业部门发布通知,要求严禁发生毁麦事件,任何人或单位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
另据我们收集到的信息显示,整个4月份黄淮地区气温偏高且少雨,而进入5月份之后,又连续出现低温天气,局部甚至还有雨水,这对本就晚播的小麦生产带来较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