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但在全球市场,在此期间全球粮价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行情。据悉,芝加哥玉米和小麦期货本周二下跌了1-1.3%,而就连最近受印尼棕榈油出口禁令影响的大豆价格也收底1%。
同时,在国内粮食市场,随着新小麦开始零星上市,价格也再次出现波动。
今日每日粮油收到的最新消息显示,目前湖北地区已经有2022年新季小麦零星上市,且价格不低。
据悉,目前零星上市的这部分小麦普遍质量不高,红色赤霉及青色颗粒可见,瘪粒较多,基本无法满足面粉企业需求,只能用作饲料小麦,但尽管如此,当前新上市的这些小麦烘干价格也达到了1.35-1.37元/斤,创下历史新高,且高于今年国家制定的托市收购价格,给今年的新小麦上市开了一个好头。
根据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信息显示,2022年国家小麦托市收购价格为国标三等1.13元/斤。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各地疫情仍有反复,部分地区出现农户私自下田。为保障粮食的正常生产,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要求各地做好相关引导工作,错峰下田。
就小麦本身来看,随着湖北新小麦的零星上市,大范围的麦收工作也逐渐拉开帷幕。从往年麦收情况来看,未来一个月天气的变化将直接对今年的小麦产量和质量构成决定性影响。
此外,虽然今年新小麦开称价格大幅高开概率较高,但从种植收益来看,种植收购的增幅预计不及预期。主要表现为近一年来国内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的大幅走高,削减了预期收益。同时,疫情防控形势也会令收获成本有所抬升。
而从小麦现货市场来看,目前各地收购价格经历前几日的连续回调之后,各地价格再次企稳,局部略有波动。其中,青岛天祥食品今日普麦收购价1.65元/斤,涨3分;潍坊香野落1分,最新价格1.64元/斤;亳州五得利普麦1.65元/斤,落1分。
在玉米市场,则行情走势继续表现出现分离态势。其中黄淮地区因新小麦上市腾仓,价格继续小幅回调,而在东北,继续表现出较强的上行势头。
其中,黑龙江新和成今日涨2分,最新价格1.358元/斤;吉林燃料乙醇大涨160元/吨,5月5日起14水玉米价格为2720元/吨。
对于当下的玉米消费,此前每日粮油曾指出,其消费量的大增核心在于国人的肉带奶消费和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以我国的肉类消费为主,据统计2021年全国猪牛羊禽肉的总产量约为8900万吨,而10年前产量则为7800万吨,20年前产的产量则是6300万吨,这也是为何我国玉米产量逐年提升,但进口量却也同步上行的主要原因。
目前,随着玉米供需形势的偏紧,已经开始有大量的小麦、稻谷进入到饲料领域进行替代,这对小麦和稻谷市场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资料显示,我国饲料中大量使用玉米,除了养殖业中所需要的营养成份和比较效益相关,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关系,那就是玉米的产量。
据悉,目前玉米是我国四大主粮品种中单产最高、种植面积最广的品种,适应性非常强,每年的产量大约能达到2.6亿吨。相对而言,产量排名第二的稻谷年产量仅为2.1亿吨,如果按照80%的出米率计算,能实际提供的大米还要更少一些;排名第三的小麦则为1.3亿吨左右,大豆更是只有1500万吨左右。
因此,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当玉米出现供应缺口的时候,其他品种在短期内的替代可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很难维持长期替代的态势——除非缩减养殖业或深加工产业的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