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我们关注东北玉米收购中,嘉吉生化处于价格洼地之时,今日该企业终于有所动作,且一下子每吨提高了70元。
最新数据显示,今日嘉吉生化玉米收购价格上调至1.23元/斤,也使得该企业追平,甚至赶超了周边企业的收购价格。与此同时,通辽梅花、绥化昊天玉米收购价格也继续有所上调,但周边的黑龙江新和成、中粮公主岭、龙凤、京粮龙江等企业收购价格开始了小幅下调,说明东北地区在一波强势上涨之后,也面临着高位调整的压力。
反观关内地区,整个华北仍是下跌为主,据贸易商反映,当前潮粮较多,而按照现在东北和华北的玉米价格,抛去物流成本,东北玉米继续入关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而在小麦市场,近两日也出现了高位回调的态势,不过,市场上的最高价已经达到了1.49元的位置。
据市场监测显示,今日咸阳五得利上调5厘,普麦执行1.49元/斤;邯郸锐马面业1.415元/斤,落5厘;新乡思丰1.43元,下调5厘;山东飞翔面业1.435元/斤,落5厘。另外,今日潍坊发达面粉优质小麦02-1报价达到1.515元的高位。
备受市场关注的国储小麦拍卖仍未见相关公告,倒是小麦玉米之间价差拉大,让小麦供应迎来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针对当前国内小麦玉米供应市场,今日有关部门公布了2021年的粮食产量数据。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产量2739亿斤,比上年增加54亿斤。我们重点关注下玉米。
数据显示,由于去年玉米价格的大涨,今年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出现大幅提升,因此,即便今年河南等黄淮海地区遭受洪涝灾害,但玉米总产依旧有4.6%的增幅,达到5451亿斤。
但正如我们此前所判断的,丰收并不代表供应的充足,自2016年以来我国玉米市场的总体供需已经呈现出供不足需。从今年的收购市场来看,显然市场各方都在东北地区加大了收购力度,这也造成了东北玉米价格开始和关内逐渐出现倒挂。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同样显示,今年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出现下滑,主要是在种植方面没竞争过玉米,这也是今年东北大豆涨幅要远远高于国际市场,甚至高过玉米的主因。
不过,最新消息显示,东北大型贸易企业象屿在上周大豆拍卖流拍之后,本周还将进行2万吨的东北大豆拍卖,且拍卖底价下调40元,价格集中在6200-6240元/吨。
其他方面,在上游玉米、大豆价格面临高位调整的同时,国内饲料企业又迎来的一波上涨行情。最新消息显示,新希望、 新希望、海大、通威、双胞胎、大北农、傲农、安佑、龙凤胎、曲靖漓源、昆明利之源等数十家饲料企业集体宣布饲料涨价25~100元/吨,而预混料的价格涨幅最高更是达到了500元/吨。
饲料价格的持续走高,对未来需求不是一件乐观的事,除非猪肉价格再次出现大幅上涨。
文章最后说一下我们的信息发布问题。主要是近日我们发布了一条关于国内粮食生产和进口的评论性文章,有些网友对我们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但引用的一些论点数据均是一些“网络上的大路货”,不具备真实性。
作为一个相对专业的自媒体,我们不提倡你看那些所谓的“百事通”,他们或许有几百万的流量,说的话、讲的道理都让你感觉百分百正确。
但我们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中国粮食市场,关心粮食市场,请学会放弃那些大路货,耐心地关注我们一个月,我们会给你一个有数据支撑的中国粮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