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没等来上量却迎来了涨价,小麦继续高位回调

   2021-11-22 3590
核心提示:1.玉米上涨范围再次扩大,这是又要涨了吗?今日,国内主产区玉米价格再次出现大范围上涨行情。其中,绥化象屿三等潮粮20水执行1.1154元/斤,中粮生化龙江二等1.165元/斤;中粮衡水二等粮2740元/吨,涨20元;福洋生物1.395元/斤,涨1分;汉永酒精1.43元/斤,涨1分。按照正常的理论,当前东北应当迎来一波卖粮潮,但市场却一
1.玉米上涨范围再次扩大,这是又要涨了吗?
今日,国内主产区玉米价格再次出现大范围上涨行情。其中,绥化象屿三等潮粮20水执行1.1154元/斤,中粮生化龙江二等1.165元/斤;中粮衡水二等粮2740元/吨,涨20元;福洋生物1.395元/斤,涨1分;汉永酒精1.43元/斤,涨1分。
按照正常的理论,当前东北应当迎来一波卖粮潮,但市场却一直未等来玉米的大量上市。据基层烘干塔表示,随着东北新一轮的降雪,电话询价的客户增多,而且一些大型贸易企业和饲料厂开始实地做调研,寻求合作,签订合同,锁定粮源。
预计下周随着雨雪天气的暂停,市场又会有一波调整,届时还是要看上量来定价了,高位频繁波动会是这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当然,这一波的调整中,让市场再一次看清了华北本地粮源的供应能力:只要价跌,就没粮!
2.小麦市场价格逐渐认可,大企业开始陆续回调。
尽管整体来看,目前小麦仍处于上涨态势中,但我们也注意到,随着价格逼近1.5元的高位之后,部分地区出现走软行情。今日河北金沙河又落3厘,最新价格1.429元/斤,今麦郎也下调至1.425元,五得利邯郸1.435元/斤,深州1.43元/斤,兴化1.395元/斤。
目前,下游的食品企业已经开始涨价,预计也要等待提价之后的销售情况。
当然,据此认为小麦就会下跌,恐怕也不太现实。最新消息显示,黄淮小麦主产区,目前还有部分地块不能播种,因为墒情太重,河北已经决定对11月14日及以后播种冬小麦每亩补种150元,预计能刺激一下吧。
3.稻谷价格回暖局部暂停托市,资本重回猪肉市场。
自11月份以来一波下游大米价格的小幅上涨,让米厂收购积极性增强。最新消息显示,目前江西部分县晚籼稻价格水平高于托市收购价,已经停止托市收购预案。
不过,整体来看,目前稻谷收购市场相较于玉米和小麦显得冷清,价格也在国家托市收购价附近波动。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530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仅有53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生猪价格已经涨至9元附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累计涨幅已达60%。而来自行业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在10月份猪肉价格最低谷时,包括高瓴资本、淡马锡富顿、淡水泉投资等知名机构扎堆参加养殖名企牧原的电话会议。
显然,对于资本来讲,随着猪肉价格的暴跌,已经重新具备投资价值。不过,在现货市场,目前存栏量依旧偏高。
4.从加拿大一枝黄花泛滥,看我国加大对加拿大菜籽进口监管的必要性。
近日,各地频频爆出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而且目前已经越过黄河,有向北扩展的势头,对我国的生态安全构成不利威胁。
说起加拿大一枝花黄,是生长于北美的一种观赏性植物,而在上世纪30年代也正是作为观赏性植物引进的,据说最初引进的国家是加拿大,因此就有了这个名字——需要说明一下,最初引进的是二倍体,但在我国的种植过程中,六倍体越来越多。
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小科普:在自然界的植物中,经常出现染色体加倍的现象,形成多倍体,多倍体比起原来的植物品种,细胞体积增大,新陈代谢更旺盛,因此具有很多生长发育方面的优势,例如植株更粗壮、花朵更艳,果实更饱满等,这在育种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形成六倍体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高大强壮、繁殖能力超群,迅速占据了生态位,并对其它植物形成了压制,成为臭名昭著的“恶魔之花”,它在近20年已造成上海30余种土著植物消亡。
正是由于外来物种的不可控性,各国在进口动植物时均有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以确保本国生态的安全性。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加拿大油菜籽的进口。
2008年爆发的粮食危机导致全球粮价出现大幅波动,在价格快速下跌的过程中,为确保种粮收益,当时国家在长江流域实施了菜籽的临储收购政策,但这一措施导致大量的国产菜籽流入国家粮库中,由此也打开了我国从加拿大大量进口菜籽的大幕。
之所以从加拿大进口菜籽,因为在全球的菜籽生产中,我国和加拿大的产量位居第一、第二的位置,而加拿大由于本国消费有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菜籽出口国。
但在进口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加拿大的菜籽多数有黑胫病,有可能会破坏我国长江流域的菜籽种植。因此,在2009年11月我国商检部门开始对加拿大菜籽进口实施临时性检验检疫措施,并逐渐引导仅限指定港口进口。
所以,当下我们看到国内菜籽压榨产能的分布,和当时的政策是有密切关系。
但由于国内外菜籽价差巨大,采用进口菜籽比国产菜籽的压榨利润每吨要高数百元,因此,加拿大菜籽的进口还是挡不住,并且越来越多。
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菜籽进口总量为476.6万吨,其中进口加拿大菜籽445万吨;菜粕累计进口130万吨,其中进口加拿大菜粕127.55万吨;菜油累计进口130万吨,其中进口加拿大菜油109.8万吨。菜籽成为中加两国最大的贸易品种。
至2018年,随着我国重塑国际贸易关系,加上对生物安全的关注,加拿大菜籽又面临上了新问题。
据悉,加拿大进口菜籽含杂量普遍在3%左右,即除了菜籽本身外,还会含有秸秆等杂质,甚至包括其他作物的种子,在此前的进口中,已经多次检出危险性的有害物质。鉴于此,从2019年3月起,我国陆续暂停部分加拿大菜籽企业对华出口,并将菜籽进口含杂量控制在1%以内。
有意思的是,随着我国菜籽进口监管的加强,加拿大多次向世贸组织WTO提出了成立调查小组的申请,但却一直未改善菜籽含杂量。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