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22时04分
刚过完88岁生日的梁声翕老人
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就在当天上午
被送往医院急诊室的她
自觉时日不多
还不忘给接收单位打电话
提醒他们取走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
按照她的遗嘱
她的遗产也全部捐出

梁声翕
1976年成为
河南师范大学的一名校医
一生无儿无女
将毕生积蓄用于捐资助学、公益慈善
1990年,梁声翕退休
从1996年起
她用不多的退休金
开始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
“我没后代,但是国家要培养后代”
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她为受助的学生开设了专门的账户
每月的退休金一到账
就立即转到学生的账户上
1996年至2007年年底
每人每月50元
从2008年1月起
提高为每人每月70元
2013年,她又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
“我没后代,但是国家要培养后代,
他们应该得到很好的教育。”
在她眼里
一届又一届来自祖国各地的学生
就是她的子女
正因为经历过兵荒马乱的年代
明白想上却上不成学的焦急和无奈
梁声翕更坚定了
尽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
学生们完成学业的心愿
梁声翕生前居住在河南师范大学
家属院中一栋破旧的小楼里
42平方米的简陋房间内
墙壁微微泛黄
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家中稍微值点钱的大概就是
一台老式冰箱和一台18英寸的电视机

每年那些受资助的学生毕业之际
她都会自掏腰包
组织还没有离校的学生
到家里聚聚
“每次去看梁奶奶,
她都不让买东西,
怕我们花钱,
希望我们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而不是花在她身上。”
受资助的河南师范大学
2014级学生段纪庚说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
梁声翕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2013年,她把自己省吃俭用
积攒下来的10万元捐给学校
让学校来帮助处理后续的资助工作
“信仰,我愿意用一生来证明”
梁声翕的入党之路格外坎坷
20岁时
她便向党组织交上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因特殊情况未获批准
从此,入党便成为她最大的心愿
“离开家读书,从东奔向西,
向往的就是加入共产党。
如今有吃有穿、有工作干,
我真的很幸福,
这一切都是党给的。”
梁声翕曾说
为了自己的信仰
她愿意用一生的努力来证明
2010年春,梁声翕大病一场
病重之际,她提出了三个愿望
一是百年之后捐献遗体
二是钱全部留给贫困生
三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说
“再不向党表达我的心愿,
恐怕就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次年,她又一次住院
其间,她颤颤巍巍地写下了
整整10页的入党申请书
2012年5月24日
她的心愿终于实现
这时,距离她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
已经过去了整整60年
为医学,她做了最后的贡献
2012年,梁声翕通过新乡市红十字会
办理了捐献遗体的手续,并进行了公证
梁声翕对身边的人说
“我本身是学医的,
活着的时候为病人做得不够,
死了要为医学研究继续做点贡献。”

“同为学医者,
同为共产党员,
我被梁老师的捐赠行为深深震撼!”
10月4日晚23时
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梁声翕所在的病房
前去接收遗体的
新乡医学院大体形态学实验室教师
吴艳芳悲痛万分
这一生
您用尽己身
践行大爱箴言!
向您致敬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