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即将冬播,明年国家托市收购价格会上调吗?

   2021-09-14 5500
核心提示:自我国从2004年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措施以来,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在这17年里,尽管这一政策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期间面对国际粮食价格的跌宕起伏,国内粮食价格整体保持着平稳的运行态势,未对国内的食品消费产生大的影响。截至目前,我国依旧是全球粮食价格波动幅度相对最小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相对
自我国从2004年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措施以来,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在这17年里,尽管这一政策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期间面对国际粮食价格的跌宕起伏,国内粮食价格整体保持着平稳的运行态势,未对国内的食品消费产生大的影响。
截至目前,我国依旧是全球粮食价格波动幅度相对最小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相对稳定的粮食价格,一方面确保绝大部分群体不会因食物价格的变动,而购买不起;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国内肉蛋奶消费这些年来,没有因为需求的迅速放大而出现供不足需。
 
因此,在评价托市收购政策的总体效益时,尽管来自种植者普遍认为粮价不高,影响种植收益,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正是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的实施,确保了国内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给国内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时至今日,又到了临近小麦冬播的季节,按照往年的规律,10月份价格公布的概率最高,而市场专业机构也往往会在这时对下一年度的小麦价格进行推测,以确定接下来的经营策略。
但从今年的小麦市场行情来看,却对明年的托市收购价格未给予过多的关注。
其实,自2015年国家启动玉米去库存以来,对于政策性收储即将取消的猜测就颇多,引导市场化收购成为主导方向。
因此,我们看到自2015年以来,国家对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调整力度明显下降,目的就是降低政策性收储对市场的影响。而从这几年的市场收购情况来看,托市收购数量一年比一年少,市场收购成为粮价形成的主要因素。
而伴随着政策性收购对市场影响力的下降,市场对于小麦的政策定价关注度也逐渐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家有意调减政策影响的同时,近两年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建立粮食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推动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
在今年8月初,我国粮食大省河南率先公布了《关于建立粮食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市、县(市、区)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社会责任储备,推动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互为补充的粮食储备格局。
随后,其他各省也陆续出台了相关试点方案,种种迹象表明,明后两年或成为托市收购政策最后实施的年份。
而从今年国内粮价的走势来看,明年小麦、稻谷收购价格大概率会保持不变。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