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从河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截至22日4时,强降雨造成河南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人,失踪8人。目前,河南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3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5.2千公顷(合计322.8万亩),成灾面积77.9千公顷(合计116.85万亩),绝收面积10.3千公顷(合计15.45万亩)。
洪灾之后农作物遭殃,河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了全国1/10的粮食。根据企查查数据,我国目前现存"农作物种植"相关企业99.1万家,河南以15.2万家排全国第一,占比全国总量的15.3%;其次是安徽、山东等地。目前河南洪灾已从郑州漫延到新乡等更多城市,河南这15万农作物种植企业的现状及灾后补救措施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持续强降雨,农作物如何应对?
连日来,河南省普降大雨、暴雨,特别是本轮降雨,雨量大、来势猛、历时长,给正在处于旺盛生长阶段的花生、蔬菜等作物带来不利影响。持续强降雨,农作物如何应对?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副站长、研究员贺桂仁表示,持续降雨容易造成田间积水,要及早疏通沟渠,排除积水,防止沤根烂根;要加固好、保护好温室大棚,防止雨水倒灌。一旦发现雨水进棚,就要及早抽水,确保棚体安全,不误秋茬蔬菜定植;大雨过后,田间湿度大、气温高,作物抵抗力弱,容易引发病虫害。花生叶斑病,小辣椒疫病、炭疽病等,要及早防治;要赶天晴叶面喷肥。大雨冲淋、受淹田块,作物很容易脱肥,天气放晴就要叶面喷肥,同时去除叶片上的污泥,以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地表微干露白,就要及时划锄松土,降低土壤湿度,恢复根系功能。
"对于受灾严重或已经绝收的地块,要及时改种补种。可抢种一些速生蔬菜、耐热蔬菜,如空心菜、生菜、苋菜、芫荽、茼蒿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贺桂仁说。
当前,全省已经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广大农民朋友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全力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涝灾损失。
暴雨后"米袋子""菜篮子"受影响吗?
近日,河南省出现持续性强降水过程,郑州等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并引发次生灾害,重要民生商品生产流通和市场供应受到较大影响。为及时了解市场供应和价格运行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7月21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明东带队,会同省市场监管局赴郑州市部分超市、农贸市场、便利店开展市场巡查。
巡查组先后赴丹尼斯六天地、经一路万邦生鲜超市、经二路正道中环超市以及黄河路沿线居民区超市、便利店开展巡。从现场情况看,大部分超市、便利店均正常营业,重要民生市场总体稳定有序,粮油、肉、奶、饮料等商品库存充足,方便速食商品、饮用水较为紧俏,蔬菜、鸡蛋供应偏紧甚至断档缺货,部分蔬菜价格小幅上涨。针对断档缺货问题,巡查组当即与郑州市有关部门进行了衔接协调。据了解,郑州市已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城区商超重要民生商品配货问题,至发稿时,万邦等批发市场周边道路积水明显下降,配送车辆基本可以正常通行,断档缺货的民生商品可很快得到补充,市民无须囤积日常生活用品。
据了解,下一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将坚持汛期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应急日监测,会同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保障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趁恶劣天气、自然灾害之机,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物价、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