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价格降温、玉米跌不停、大米低迷,粮市咋了?粮价还跌吗?

   2021-06-23 7230
核心提示:鸭子网资讯 2021年春节后猪价就进入了下跌通道,3月初猪价还能达到15元左右,经过3、4、5三个月的下跌后,当下外三元生猪甚至不足8.7元,猪市也从1000元/头的盈利猛跌到1000元/头的亏损。致使养猪亏损除了有猪价大幅下跌的原因之外,还有饲料价格的大幅度提升,虽然4月份时提出了饲料端稻麦替代玉米方案,但饲料价格还是连
鸭子网资讯 2021年春节后猪价就进入了下跌通道,3月初猪价还能达到15元左右,经过3、4、5三个月的下跌后,当下外三元生猪甚至不足8.7元,猪市也从1000元/头的盈利猛跌到1000元/头的亏损。致使养猪亏损除了有猪价大幅下跌的原因之外,还有饲料价格的大幅度提升,虽然4月份时提出了饲料端稻麦替代玉米方案,但饲料价格还是连涨不止。近期随着新一季小麦的上市,小麦价格连续下跌,玉米也迎来了降价消息,随着粮价的下跌饲料价格也会随之下降,粮食的降价能否拯救当下的猪市呢?下面我们进行详细分析。
 
小麦一天三落,玉米也迎来降价消息,粮食的降价能否拯救当下猪市
随着时间的推进,安徽、河南地区的新一季小麦已经到了采收的季节,山东、江苏地区的小麦也即将收割,当下成熟的小麦并未受到此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产量和质量都还不错,新一季小麦的购销比较旺盛。但小麦全面开收后供应量增加,其对小麦价格的影响也就体现了出来。
 
虽然抢收新麦的企业和粮库比较多,但小麦价格还是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下压,部分企业小麦报价甚至是“一天三落”,当日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河北深州五得利新麦的价格,下降了3分/斤,其他企业的跌幅多数都在5厘-2分之间,比如商丘五得利掉价2分,执行价1.25元;发达面粉平原公司下落1分,执行价1.29元;新乡五得利玉米保价下降1分,执行价1.25元;河南许昌五里岗国储公司的小麦收购价格为1.17元;河南汤阴华龙农庄面粉有限公司新麦保价1.26元。金沙河新麦保价1.27元,陈麦保价1.3元。
随着主产区小麦的不断上市,优质小麦的量将会不断增加,陈小麦和新小麦的价格都会理性回归。虽然当下抢粮主体表现活跃,各家都在你追我赶抢收小麦,但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小麦不同于玉米,玉米的主要用途是饲料和深加工原料,而小麦是饲料原料和口粮,涉及到口粮其价格就注定无法“无限度”的提升,预计今年新麦价格大概率会在1.18-1.25元之间徘徊。
 
同小麦正处于采收期不同的是,当下的玉米处于青黄不接期,上一季玉米正在被逐渐消耗,新一季玉米穗还未长出来,当下玉米供需相对疲软。贸易商多将精力放在了新一季小麦的抢购上,玉米走货量偏低;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则多以消耗库存为主,部分企业还有少量进口玉米到厂满足玉米需求。
 
此前两天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当下玉米价格刚有要企稳的意思,玉米市场又迎来了降价消息。一个降价消息是深加工企业停收玉米,当下已经停收的东北企业有中粮生化能源(公主岭)有限公司、国投生物能源(海伦)有限公司、中粮榆树等,深加工企业停收转而消耗库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市场玉米需求量,有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
另一个降价消息是国家调控,进口玉米拍卖,今日中储粮网发布“关于举办储运公司进口玉米销售专场的预告”,虽然这一预告中没有提及具体的拍卖时间、拍卖数量和拍卖价格,但是在粮食价格异常敏感的当下,任何风出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受预告的影响,深加工企业停收市场玉米,为抢购低价进口玉米做准备。
 
按理点名玉米后玉米价格即进入下跌通道,在一个正常合理的状态下运行,玉米政策性调控不应该来得这么早,可他就是来了,政策调控不是不好把握,而是我们根本无从把握,玉米降价时加强调控就是在释放信号,当下的玉米价格已经引起了上级的重视,后续的涨跌都将会被密切关注。
 
受猪价下跌和粮价上涨双重影响,生猪养殖已经从暴利状态变成了亏损状态。面对亏损,多数养猪户并不死心,都在尝试拯救猪市,希望在此轮猪周期的末尾再赚最后一笔钱,更何况还有不少猪场是在去年才开始养猪,现在猪刚上市就赶上了这种行情,他们一定不死心。当下随着新一季小麦的上市,新麦价格持续回落,陈麦价格也趋向于稳定,玉米价格下跌过程中又遇降价消息,种种迹象表明粮价要跌了,作为当下饲料重要原料的玉米和小米价格跌了,饲料价格下降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想靠粮价的下跌来拯救当下的猪市并不现实,粮价的上涨有供需关系的因素,也有炒作的因素,生猪产能恢复,粮食需求量增加,粮价炒作只会被越炒越高,不会被越吵越低。所以粮价的下跌也仅是窄幅下跌,难以恢复到玉米0.8元,小麦0.9元的时代了,粮价无法大幅度下降其对猪市的影响力度有限。
 
要想拯救猪市的只有养猪户自己,当下猪价的持续下跌除了产能恢复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养猪户饲养大肥,大肥猪集中上市致使猪价惨跌。养猪户若想让猪价早日恢复此前的十二三元,甚至十四五元的价格,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压栏大肥猪早日出手,大肥猪存栏量下降叠加下半年猪肉消费利好的到来,猪价就会顺势上涨,低迷的猪市也就得到了拯救。
结语: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猪价下跌有养猪人的责任,而要想拯救猪市养猪户只能率先做出牺牲,然后寄希望消费恢复。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