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网资讯 随着有关政策层面对粮食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开始对未来走势表示担忧,特别是在玉米期货市场,一波看跌的情绪正在酝酿。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价格的涨跌并不是关键,只有频繁的波动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此前一路追涨,现在似乎也到了杀跌的时候了。
因此,对于当前小麦、玉米收购市场,最大的危机并非来自政策层面,历来主管部门对粮食市场的调控思维都在一个稳字上。
就目前小麦玉米市场而言,面临这个不同方向的资本危机。
首先我们来看玉米市场。
仅从基本面而言,目前面临两个方向的压力,一个是进口,包括每月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也包括近期中储粮即将开展的进口存储玉米的拍卖,一个是小麦替代对玉米需求的制约。
考虑到目前新玉米上市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可以预期若无政策层面的干预,价格有进一步冲高的可能——这是当前政策密集聚焦玉米价格的核心。
所以,就未来玉米市场而言,需求依旧是有的,政策抑制价格继续上行的压力也是有的,在当前价位震荡迎接新玉米的上市会是一个主旋律。
其次再来看小麦市场。
小麦市场主要表现在:一随着玉米冲上1.5元的位置之后,市场对于小麦的价格预期开始有所提升;二由于玉米价格本身已经处于高位,从投资回报考虑,风险远远高于回报,资本有舍弃玉米追涨小麦的动力。
从目前小麦的收购市场来看,尽管面粉企业对于当前价格表现出一定的抵制(原料成本太高,利润风险加大),但在基层粮商手中,几万斤粮食的囤积比比皆是,形成一种倒逼面粉厂涨价的态势。
正如我们此前所讲,对于小麦市场,核心还是食用消费,消费弹性很小,而且今年的小麦从各地的产情来看,丰产概率较大,此外,国家手中至少还有5000-6000万吨左右的库存,因此,至少今年的小麦供应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目前粮食市场的这种价格局面,短期来看,农户是比较欢迎的,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模式会给粮食产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即,这次价格波动若不能实现有效调控,可以预期未来资本市场对价格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目前我们一直在强调金融体制改革,想方设法将资金向实体企业引导,但最终收效甚微,核心因素可能不是当前的金融体制不够灵活,相反是金融体制太活了,导致资金缺乏约束,整个金融体系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赚快钱”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为急功近利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