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网资讯 近日,一则关于河南焦作修武县五里源乡副书记与村民产生纠纷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围观,视频中因女干部掌掴村民而引发争议,不少网友留言说是“好大的官威”,随后当地官方发布声明指出,该时间已于4月9日双方达成谅解协议,村干部乔凤丽赔偿被打村民医疗费、误工费10000元。

事情按说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但作为一名粮食工作者,还是想代表广大网友问一句:这事究竟谁错了?
一方是违反管控措施,并在当前疫情下扯下工作人员口罩,但最后又是达成和解,还要赔偿1万元,看得有点迷糊。
其实,在当地官方发布的情况说明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术语”没有解释清楚:严格管控类土地。

上面这位网友的评论可能会代表绝大部分网友的意见。
这些年,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几个词:食品安全、重金属超标、毒粮食、耕地生态。
早在2018年,修武县就发布了土壤环境保护方案,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三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所以,耕地种食用农产品的前提是这块耕地是干净的,种出的农产品是安全的。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粮食在老百姓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绝大部分人的心里想的是,只要是粮食就不能浪费,从很多涉粮事件的最终舆论风向来看,往往会伴有“既然都种了,怎么地也得等收了再说”的心理。
这种心理往好的方面说是“珍惜粮食”,往坏的方面思考,这是在鼓励突破管理规定。
我们从有关方面的回复来看,本来一个堂堂正正的事,最终却将重点放在了干部与村民的矛盾上来,而舆论的焦点也集中在此,只是不知最终这片“严格管控类”耕地上种出的农产品是否完成了清理,或者说有没有流向谁家的餐桌呢?
感觉,这一巴掌打在了空处——原来没人是真心地关注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