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网资讯 3月31日全国玉米涨跌
吉林龙嘉直属库开收14水2830元/吨,20水1.313元(要求长春九台区本地一等玉米)
黑龙江大庆伊品落10元,干粮2750元,潮粮2710元
黑龙江京粮龙江落20元,14水2620元,20水1.216元
黑龙江青冈龙凤落20元,14水2640元,20水1.225元
黑龙江绥化昊天落40元,14水2640元,20水1.225元
内蒙古赤峰伊品落20元,干潮同价2760元/吨
吉林四平天成落30元,二等2790元/吨,20水1.2946元
吉林嘉吉生化落10元,三等2680元/吨,20水1.2435元
吉林燃料乙醇落20元,14水2730元/吨,20水1.2482元
安徽丰原固化落5元,执行2860元/吨
河北德瑞淀粉落20元,执行2920元/吨
河北宁晋玉锋落20元,执行2900元/吨
河北广玉淀粉落20元,执行2890元/吨
河北鹏远淀粉落20元,执行2780元/吨
河北骊骅原料落30元,执行2810元/吨
河南巨龙生物落10元,执行2940元/吨
河南孟州华兴落20元,执行2910元/吨
河南鲁洲生物落20元,执行2910元/吨
河南孟州华兴落20元,执行2910元/吨
河南孟州金玉米落10元,执行2960元/吨
河南孟州鑫河阳落10元,执行2910元/吨
山东恒仁工贸落30元,执行3000元
山东华义容海落30元,执行2980元
山东西王药业落40元,执行2970元
山东祥瑞药业落20元,执行2956元
山东七星柠檬落50元,执行2934元
山东沂水青援落20元,执行2920元
山东沂水大地落18元,执行2920元
山东肥城福宽落10元,执行2920元
今日玉米价格继续下滑,有49家深加工企业价格下落,多数企业收购价又进入了1.4的时代。国内市场,玉米全线下滑。最近玉米市场价格一直低迷,没有任何要反弹的迹象,本来预估玉米价格走低会持续到月底,但目前一直下滑的趋势让我们对玉米重回高光时刻产生怀疑。分析下目前玉米节节走低的原因:春季气温上升,玉米不利于存储,农户手中余粮和东北地趴粮纷纷出售,市场上粮食量多,企业压价收粮,这是正常现象。也有一部分粮商建仓储存粮食,易于保存,但出货减轻自己资本压力。国际市场,中国不断加大玉米采购量,进口粮不断投入中国市场,缓解玉米供需压力。今日山东深加工晨间到车1165辆,较昨日增加457辆;港口晨间到车辆80辆,较昨日增加31辆。
后市预测:
短期内玉米会弱势运行,预计玉米低迷的情况会持续到4月初。今年玉米的高价会促使新年度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同时精心耕种,玉米的单产也会提高,届时将会对当前市场玉米价格增添新的压力。
玉米经过快速上涨后,3月迎来修复调整,在替代品及进口因素的冲击下,供需结构或发生转换,获利丰厚的渠道库存心态,比较脆弱,一有风吹草动,打破心里防线,今日山东深加工到厂车辆700余量,相比昨日持平,到车辆不是很多,但是价格一直在下调,目前来看短期将会维持下调的波动,但是未来玉米依然看好,近期有粮商已经做好抄底建仓的准备。
供需面是决定市场价格走向的主要因素,但是市场价格及走势同样会反过来影响到供需面。
市场价格上涨过多,需求一般会出现萎缩,对后市的分歧又会出现供应增加,那么供需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同样,如果市场价格很低或是跌的过多,需求一般会表现为增大,而跌破成本线后供给会减少,供需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当前玉米的下跌应该是阶段性供需结构发生了变化。虽然玉米的产需缺口是确定的,但是供需却并不存在多少缺口,经过连续的下调,很多贸易商已经打破心里防线纠结要不要再出,那么要不要选择出手就要看自己的心理预期了。
对于那些玉米质量非常好的,毒素在限制指标内,又有安全储存条件的,不妨继续观望,选择一个满意的价位出手,毕竟是物以稀为贵!而那些质量有欠缺或储存条件有欠缺的,可以逐步出手。
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主要工作目标是充分挖掘利用现有饲料资源,建立精准的营养价值参数优化调整饲料配方结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料配方体系,降低料中玉米、豆粕占比,为保障饲料粮供需平衡、稳定粮食安全大局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一直以来,玉米、豆粕都是饲料的主要构成。玉米-豆粕型日粮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蛋氨酸,而这两种氨基酸正是猪和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但现在,随着配方技术的进步,氨基酸平衡的研究让饲料的替代有了可能。相较于传统的60%玉米和18%豆粕的饲料配方,目前已有头部养殖企业实现零玉米添加和低于10%的豆粕用量。现阶段,国内饲料业豆粕用量大致在7500万吨,玉米用量大致在1.9亿吨。
若豆粕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降低5%,则理论上豆粕需求减少2000万吨,对应可以减少2500万吨进口,约占国内大豆进口量的25%。
若实现对30%的饲用玉米进行谷物替代,则理论上玉米需求减少5700万吨,这对玉米缺口的缓解是明显的。
一旦政策充分落地,农产品平衡表就会发生明显变化。不过,预计政策落地仍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