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网资讯 随着畜禽产业不断对全球日益增长人口的食物需求做出积极回应,畜禽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加速发展,纯种育种应用受限,杂交育种日渐普遍,畜禽基因跨境漂流加速,在使得一些品种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与自然灾害与环保冲击一道,尤其是一些经济体的环保政策非区别化使得大量中小农场退出畜禽养殖,原本属于生态不可或缺的畜禽种群因此加速灭绝与濒危。

从FAO遗传委发布的最新报告来看,世界畜禽遗传资源灭绝正在逐年加速,2010年之后的不到10年,高达86个畜禽品种遭受灭绝。从目前来看,全球家禽品种灭绝74个,其中鸡灭绝高达49个(占比约2/3),鸭灭绝15个,鹅和火鸡灭绝数均为4个。与此同时,世界家禽濒危状况亦在加重。目前,296个家禽品种被归为濒危,其中鸡211个,鸭31个,鹅28个,鸽12个,火鸡7个,均明显高于无危险的品种数。
不加选择地推行与引进品种的杂交育种还会导致地方品种整个瓦解。
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158个、保护区23个、基因库6个,其中国家级家禽遗传资源保种场48个、基因库4个;收录全国畜禽地方品种总数545个,其中293个畜禽地方品种得到了产业化开发(53.8%);家禽地方品种共175个,其中115个得到了产业化开发(65.7%);在这115个家禽品种中,有61个用于培育新品种、配套系的地方品种(34.9%)。
重要的是,中国的家禽濒危与灭绝品种达15个,尤其是国际性跨境的一大品种且在商业化鸡育种中有着突出贡献的浦东鸡处于濒危-维持状况,而抗病性强、性情温顺、产蛋性能比较稳定且屠宰率高、肉质细嫩的烟台糁糠鸡归入灭绝品种。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品种保护与濒危状况

2021 家禽饲料和营养调查:无抗和不确定性成两大挑战
WATT国际传媒2021版《家禽饲料和营养调查》涵盖了来自全球各地560名受访者的看法。在2021年的调查中,65%的参与者报告称他们的家禽养殖中有一定的无抗生产比例,25%的受访者说他们已达到100%无抗生产。

根据调查,32%的受访者称无抗家禽的饲料配方成本比传统配方高出1%到5%;1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无抗饲料成本增加了5%到10%。相比之下,15%的受访者指出,如果没有无抗生产,他们公司的配方实际成本更低;11%的受访者表示,目前情况将保持不变。
禽企朝品牌化纵深发展
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只有两个基本功能:第一,开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第二,通过品牌营销成为顾客心智中某个领域的首选。短期的不确定随时都会到来。对于处在波动、时见高峰、时见低谷的禽企而言,自身的品牌定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则是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
市场分析
预计2021 年全球家禽业将出现适度增长
作为较实惠的动物蛋白,鸡肉在许多国家是最适合消费者平安度过收入萎缩时期的首选食物之一。然而,还会有成本上升、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改变和政治、贸易等其他因素影响着肉鸡行业。
美国农业部(USDA)于2021年1月发布的报告预测称,2021年全球禽肉产量将同比上升1.4%,达到1.018亿吨,同期全球鸡肉出口贸易量可达创纪录的1212万吨,增长率也近2%。
专题报道
聚焦供应链优化与可持续发展——IPPE 云端峰会首次亮相
尽管2021年的IPPE是虚拟的,但依旧干货满满。据统计,来自131个国家的业界专业人士参与了此次IPPE云峰会。为期五天的盛会,见证了有史以来参展商最多的TECHTalks演讲和创新站/新产品展示视频。
“几年前从未想像过,鸡肉蛋白消费将超过猪肉蛋白。然而,时间更迭到2021年,猪肉产量下降,鸡肉有望继续保持在全球肉类蛋白生产中的头把交椅。”家禽视点经济学家兼顾问保罗·阿霍在虚拟的家禽市场情报论坛上表示,他预计,禽肉和鸡蛋的消费将继续增长。但是,供应链将会发生变化。具体来说,人们可以期待更多的自动化和数字化。
疾病防控
黑暗环境时长对肉鸡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数据表明,家禽每天至少需要4个小时不间断的黑暗环境,最好是从光照环境逐渐过渡到黑暗环境。反之亦然,才能发挥最好的生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