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网资讯 1月28日,滨州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2021年1月28日,滨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在对入仓货物检测中发现,一批次外地销往滨州市的俄罗斯冷冻鸡脚样本核酸检测呈阳性。对此,相关部门立即开展应急处置,该批货物全部在监管专仓消毒封存,未流入市场,车辆、环境已进行终末消毒。
据悉,自去年9月以来,辽宁大连、山东青岛、天津、黑龙江、陕西、江苏无锡等地多次在进口肉(鸡肉、牛肉、水产等)产品中检测出病毒阳性,引起国家、社会的高度关注,也让消费者对“冷冻食品是否安全”深感忧虑。
冷冻转鲜活,国内食品更安全
从目前来看,由于国外疫情的不可控,加上病毒可在冷冻环境中生存的情况,进口冷冻产品阳性问题可能将继续存在,对行业的影响显而易见。
首先是对消费和行情的影响。从近期进口车厘子检测出阳性,致使国内车厘子需求锐减,价格骤跌的情况来看,冷冻肉市场或可重现这种局面。据新禽况调研了解,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一些消费者倾向于鲜活鸡肉,推动了部分地区活禽的走量,提高了活禽的销售和价格。
此外,也对活禽和生鲜、冷冻产品的重新评估。由于目前冷冻肉类频出问题,不仅消费者对冷冻肉有所顾忌,连行业也对生鲜冷冻出现了两种观念。一种观念认为,冷冻产品不能灭杀病毒,并不能保证安全可靠,而活禽相对而言更可靠和安全。而另一种观念认为,冷冻肉是安全的,不安全的是国外的环境,目前基本是进口肉出问题,国内问题不大,只要生产和流通过程没有污染,就是安全的。但是近期黑龙江正大食品事件,让本地的屠宰和冷冻肉受到质疑。
自2014年以来,生鲜上市已经有6年以上了,2020年已累计有86个城市关闭了活禽交易,冷冻和生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增高。然而,冷冻肉检测出阳性的这些事件,将会影响大众对生鲜和冷冻产品的评估。
然而,有一个事实就是,尽管2020年我国鸡肉产量严重过剩,供过于求,但我国进口鸡肉量是实打实的翻倍了。
2020年我国进口鸡肉143万吨,占比不低
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鸡肉(含整鸡、鸡块、鸡爪、鸡翅)累计进口量达143.30万吨,同比增加98.28%,累计进口额32.83亿美元,同比增加74.78%,平均到岸价格2291美元/吨,同比下跌11.85%;其中12月份进口量为14.58万吨,同比增加82.11%,环比增加14.11%,平均到岸价格2075美元/吨,同比下跌26.58%,环比下跌0.89%。
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2020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吨,比上年下降0.1%。其中,禽肉产量2361万吨,增长5.5%。以此计算,进口鸡肉将占到我国禽肉产量的6.07%。
从禽肉(鸡肉、鸭肉等)总量上看占比很有限,但从单个鸡肉市场来看,占比就比较大了。据新禽况调研统计,2020年国鸡出栏量50亿只,产肉约555万吨,进口鸡肉将占到产量的25.77%,超过四分之一。如果按照2020年白羽肉鸡出栏预计51亿只,产量约900万吨计算,进口鸡肉将占到其产量的15.92%,对我国鸡肉的消费和鸡价行情的影响较大。
从国家分布上看,进口的鸡肉来自巴西、美国、俄罗斯、泰国等12个国家。其中巴西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进口量达63.76万吨,占比44.50%,而后依次是美国(39.11万吨,占比27.30%)、俄罗斯(14.16万吨,占比9.88%)、泰国(10.27万吨,占比7.17%)、阿根廷(9.22万吨,占比6.43%),其余从智利、白俄罗斯、法国、波兰、塞尔维亚、乌克兰、土耳其进口。
但从目前全球疫情来看,巴西、美国等国家的疫情情况不容乐观,进口冷冻鸡肉安全性待检测。如近期海关总署发布消息,因从巴西1家鸡肉生产企业进口的1批冷冻带骨鸡全腿产品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按照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03号的规定,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巴西鸡肉生产企业SEARAALIMENTOSLTDA(注册编号为SIF3742)的进口申报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