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资本炒作粮价牟取暴利

   2020-11-24 26220
核心提示:粮价暴涨究竟谁最得益?鸭子网资讯 一定不少人认为是种地农民。但现实表明,粮食价格的暴涨暴跌带给农民更多的是伤害,农产品不像工业品,轻轻一按生产线的按钮就可以控制产量的多少和生产的种类,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转型慢的特点,而且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如果农民完全跟随市场信号,在看涨的鼓舞下扩大种植面
 
粮价暴涨究竟谁最得益?
 
鸭子网资讯   一定不少人认为是种地农民。但现实表明,粮食价格的暴涨暴跌带给农民更多的是伤害,农产品不像工业品,轻轻一按生产线的按钮就可以控制产量的多少和生产的种类,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转型慢的特点,而且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如果农民完全跟随市场信号,在看涨的鼓舞下扩大种植面积,很可能等到的是暴跌后的亏本甚至破产结局。
 
世界粮食贸易量多年来一直稳定在2.5亿吨左右,人口增长速度也相对稳定,而无数事实表明粮食上涨周期呈现从期货到现货、各大粮食品种交替领涨的情况,已不再简单地由粮食供求关系决定,而是越来越多地受到各路资本和货币影响。相比有色金属等品种,粮食的需求稳定,价格也相对低廉,比较受投机者青睐。但是库存却是世界的软肋,触动库存引起的预期弹性是立竿见影的。更主要的粮食危机所制造的恐慌更是证券投机的大好时机。
 
在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投机资金是主力,热钱会对粮价的暴涨暴跌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程国强教授曾表示,2008年粮食危机不是粮食短缺的危机,是粮价的危机,国际投机资本利用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利用美元的贬值避险这样一个机会,对于灾害性的天气,对很微量的短缺进行大肆炒作,最后使粮食从几个小品种的结构性上涨引发了全局性的上涨,而且使整个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了一年的上涨。
 
2012年,高盛被指投机粮食危机 获利超4亿美元
 
今年年份之特殊当然少不了热钱活跃的身影,预期价格上涨的投机资金利用疫情、灾情、舆情等抬高我国粮食价格。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生产量最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粮食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外投机资本追逐的对象。今年政策性玉米去库存基本完成,投机资本借机大肆炒作,玉米等价格上涨预期明显提升。通过频繁炒作疫情、洪灾、台风、蝗灾等题材,一些与粮食无关的主体也进入玉米市场炒作套利,加上部分自媒体的放大效应,玉米期货市场价格一度创历史新高,现货市场价格也是不断冲高。
 
资本利用期现联动策略,肆意操纵粮食价格。比如大豆,“芝加哥大豆期货→大连大豆期货→国内大豆现货→食品”的价格传导机制,似乎已经形成。目前大豆市场的上涨已经引起不少人的警觉。
 
美国农业部11月份供需报告预计因预期产量下降和出口强劲,2020/21年度美国玉米和大豆库存将降至7年来的最低水平。报告发布后11月10日当天美豆主力合约飙升超过3个百分点,期货刷新逾四年高位。
 
美豆主力合约走势
 
国内这轮行情自10月开始,新豆一路高开高走,同时豆一主力合约期价也一路上行,最高累计涨幅达到1069,中间虽有小幅调整,但时间都比较短暂。
 
豆一主力合约走势
 
在农产品期权和期货市场,投机是很容易的,目前粮食市场上有不少的基金资金,它们是能够控制市场的。
 
国际投机资本如果利用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利用一些国家疫情的严格措施使物流终端交易停顿,国际贸易受到干扰,和一些地区的蝗灾导致粮食生产受到影响作为题材,从而炒作国际粮食市场,那么全球出现粮食危机风险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高盛发布了2021年的投资预测,认为大宗商品明年或迎来牛市,主要的逻辑是流动性过分充裕,加之美元贬值,以及疫情后的需求出现反弹。但是整体商品会出现结构性上涨,最早反弹的可能是基础原材料,然后是粮食,最后是能源。
 
粮食价格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今年我国多个部门表明国内外投资市场对粮食市场炒作的迹象升温,官方媒体同样表示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投机资本囤积居奇、炒作粮食价格,严厉查处各类扰乱粮食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稳定粮食价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资料参考:《粮食战争——市场、全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
 
来源:中华粮网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