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蛋价会像去年那样逆势大涨吗?

   2020-10-07 8580
核心提示:鸭子网资讯 中秋节后,蛋价会像去年那样逆势大涨吗?老井曾经跟大家说,中秋节后,蛋价存在涨的可能,但会不会像去年中秋节后那样出乎意料的逆势大涨呢?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去年中秋节后鸡蛋,为啥能涨出历史性天价。大家可能已经猜出来了,非洲猪瘟导致生猪存栏暴降近40%,猪肉价格节
鸭子网资讯  中秋节后,蛋价会像去年那样逆势大涨吗?
 
老井曾经跟大家说,中秋节后,蛋价存在涨的可能,但会不会像去年中秋节后那样出乎意料的逆势大涨呢?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去年中秋节后鸡蛋,为啥能涨出历史性天价。
 
大家可能已经猜出来了,非洲猪瘟导致生猪存栏暴降近40%,猪肉价格节后暴涨,是拉动蛋价节后上涨的关键性因素!显然,今年这种可能性没有了!
 
猪肉价格暴涨,拉动蛋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蛋白摄入的替代效应,不仅存在有猪肉吃少了,多吃鸡蛋来替代的可能!而且,更是要用大量受精蛋孵化小鸡,用“短平快”的鸡肉消费,替代猪肉需求!
 
去年中秋节后,鸡肉生产的火爆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各种只要是产肉的雏鸡,达到了一鸡难求的地步!
 
最狂热的时候,肉鸡主产区山东地区,连多年已经闲置不用的孵化箱都供不应求!
 
今年,由于肉种鸡产能的大量扩张,鸡肉生产严重趋于饱和后开始供大于求,白羽肉毛鸡价格近期出栏价格低至2.5元/斤!
 
去年中秋节后涨至天价的肉苗鸡,价格近来更是跌的惨不忍睹,甚至最低低至2毛钱每只,几乎如同白送!
 
而且,今年中秋节后,不仅没有大量的蛋鸡被“挪做种用”,还有严重扩产的肉种蛋鸡,因为苗鸡滞销大量的种蛋转为商品蛋!
 
更要命的是,根据老井蛋鸡数据工作室掌握的数据,当下的在产蛋鸡存栏较去年同期9月份,多出了6.9%!
 
  虽然近期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消费市场大有起色,但今年受到疫情冲击,经济低迷、消费总体仍低于往年同期是不争的事实!
 
  综上,去年中秋节后蛋价逆势涨出历史性天价,完全是“非洲猪瘟”肆虐,导致猪肉严重短缺,蛋白消费的替代效应所致!而今年,当下生猪生产较去年同期已经大幅好转,同时肉鸡和蛋鸡产能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幅度扩张,养鸡产业产能总体早已呈现过剩的态势!所以,近期蛋价在节后补货的拉动下,反弹上涨的可能是有的,但再涨出去年那样的高价,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摘自:老井扯鸡蛋,向原作者致敬!侵权即删。
 
今年养鸡不温不火,明年行情如何呢?
 
从上半年不忍视直到下半年不温不火,相比今年,我更担心明年行情!
 
可以说,2020年的家禽行情是我从事家禽养殖业以来遇到过最差的了。从上半年的不忍视直到下半年的不温不火,也许养殖户们已经接受了今年的行情状态,对今年大展身手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是明年会怎么样呢?这也是我现在最关心和最担心的问题。
 
其实今年,除了肉禽行情不好以外,猪肉、牛肉、肉羊价格都一直居高不下。从这里以可看出,造成今年家禽行情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是家禽的产能严重过剩。
 
2019年,因为非洲猪瘟的影响,很多原来养猪的人都改养家禽了。而且,本来就养家禽的人又大肆扩大规模,导致半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我国家禽养殖规模扩大到往年同期的将近一倍。
 
我们知道,家禽和猪行业一样,都有个涨跌的周期,这个周期通常两到三年不等,可长可短,具体由产能结构的调整速度而定。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正处于下跌周期的第一年。那这次的周期会持续多久呢?明年能恢复正常吗?
 
首先,今年因为猪肉价格依然偏高,而禽肉价格已经是历史新低了,所以,今年我们都是“吃鸡自由”的一年,想吃就吃。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今年家禽去产能的效果还是不明显。
 
因为众多养殖户们并没有意识到现在的低价禽肉是由于整体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他们仍然以为只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所以都不愿主动去产能,一看到行情恢复一些了又大量恢复养殖了。因为谁都想抓住第一波好行情,好把之前亏损的赢回来。
 
根据数据,今年虽然整体养殖量比去年减少了近一半,但因为去年养殖规模过大,所以现在整体的产能还是偏高。如果今年内不能有效地去产能,那明年的家禽行情很大可能还是不理想的。
 
另外,随着生猪生产的逐渐恢复,最近猪肉价格已经下降了一些。如果明年猪肉价格继续下降,恢复到一个比较低的价格,那对本来就不景气的禽肉行情来说又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所以,今年家禽的行情基本也就这样了,“没有多少可为”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了,我并不太担心,我更担心的是明年的行情。如果明年还这样不温不火,那真的会伤透养殖户的心了。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