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霸权“压顶,中国逐渐拿下大豆定价权

   2018-12-12 14410
核心提示:中美贸易战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大豆贸易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每年需要进口9554万吨大豆,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最大的受益国来自美国和巴西,理应拥有定价权,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不过,无论是中国绝对的需求地位,还是巴西最大的供应国地位,都没有让二者获得大豆的定价权,目前大豆的价格是由美国

中美贸易战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大豆贸易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每年需要进口9554万吨大豆,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最大的受益国来自美国和巴西,理应拥有定价权,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不过,无论是中国绝对的需求地位,还是巴西最大的供应国地位,都没有让二者获得大豆的定价权,目前大豆的价格是由美国决定的。

美国的大豆基地位于土地肥沃的芝加哥,这里也成为最早谷物的集散地。为了稳定市场管理,商人们创立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开始交易。中国的工厂和南美的农场渐渐地接受了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定价的模式。如今,全球贸易大豆的价格,几乎100%是参照CBOT形成的。

中国虽然大豆需求量大,本应该对价格决定更有影响力,但事实上,在购买谈判时,并不是国家去和四大粮商(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谈判,而是国内的大豆厂商去谈。国内的大豆商因为集中程度、谈判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议价能力,因此大豆价格都得听别人的。

为了拿下大豆定价权,我国已经从期货市场的建立和人民币国际化两方面人手,积极参与全球定价机制。2016年,发布的期货检验检疫新政,大幅提高了进口大豆的交割区域和便利性。下一步,大商所将推动黄大豆2号期货国际化,通过引入境外投资者和在境外设立交割库等措施,提高黄大豆2号期货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使其逐步成为大豆国际贸易的基准价格,建设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性油脂油料期货市场。

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我国目前正在与阿根廷和巴西讨论,放弃美元直接使用人民币交易的可能。受到美元升值的影响,这两个新兴国家货币也大幅度贬值,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损失。

目前,已有多国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结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未来,人民币如果广泛用于股票、期货、债券等金融资产,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将再上一个层次,中国也会顺势拿到更多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美国利用二战带来的大好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机构机制,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中国的崛起,这些不合理的旧秩序正面临着挑战。中美贸易必有一战,这对全球来说未必是坏事。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