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京东牵手双汇卖美国猪肉的事吸引各方眼球,打开京东生鲜的页面,各类猪肉、国内的国外的,似乎都卖的不错。两年来发生在生鲜电商领域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懂得生鲜电商的发展模式不是靠简单的烧钱获取前端流量就能解决的,门槛实际上很高,其真正的核心在于后端的供应链管理,目前的波动只是小玩家的退出,行业进入到巨头较量和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今天我们具体看看京东为了卖猪肉都做了些什么?
京东建首家电商生鲜检测中心
5月21日,刘强东在个人账号表示,“源头把控+区块链溯源系统+检测中心+全程冷链物流,一切都为了安全!我们家所有生鲜食品包括女儿吃的现在全部购自京东!”
日前,京东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生鲜仓分别建立生鲜快检实验室,进一步把控生鲜产品的标准化。实验室配备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仪,以及孔雀石绿、莱克多巴胺、多种抗生素等项目的快速检测卡等一系列的快速检测仪器,覆盖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一系列危害食品安全的检测项目。
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
17年6月8日,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指导和见证指导下,京东携手科尔沁、双汇、精气神、五粮液、好奇、惠氏、雀巢等生鲜领域与消费品领域品牌商在京东总部宣布成立“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
三方将携手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开放平台”,逐步通过联盟链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零售的商品追溯与防伪,更有效地保护品牌和消费者的权益,帮助消费者持续提升在京东的品质购物体验。
京东集团CTO张晨表示,区块链所具有的数据不可篡改和时间戳的存在性证明等特质可以很好地支持商品的溯源防伪。以生鲜食品为例,未来,用户在京东购物后,只需打开京东APP,找到订单,点击“一键溯源”或直接扫描一下产品上的溯源码,就可以溯源信息。
京东生鲜启动“遍寻天下鲜”系列活动
8月16日,京东生鲜全球战略签约仪式在京东总部召开,京东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在仪式上表示,京东生鲜启动“遍寻天下鲜”系列活动全球站,将从全球挑选生鲜原产地。京东生鲜坚持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专门组建了一支200人左右的专业sourcing团队,在全球范围内与多国政府、原产地企业接洽,遵循严谨的准入制度,从源头把控,为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做最“挑剔”的食材买手。
牵手双汇
9月9日,双汇与京东在漯河举行生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汇将借力京东强大的电商平台,实现销售渠道从线下重柜台到线上重平台的转型。双汇发展副总裁兼生鲜品事业部总经理马相杰介绍说,在京东上线销售的是预制化切割类的双汇冷鲜肉产品,包括客户定制加工的肉片、段、丝、丁、馅等。
双汇拥有发展生鲜电商不可比拟的固有优势--全国的网络布局和冷链物流非常完善,除了新疆西藏均能实现朝发夕至,无需再大力资本开支进行相关建设,我们认为这一点上双汇和京东非常相似,(京东相对完善,未来仍需投入),是未来生鲜电商最有可能率先突围的两家公司。目前京东每单的冷链配送成本(不含仓储)已经做到行业最低,双汇的成本有可能更低,因为双汇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且双汇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管控能力更强,是唯一可能最先实现可持续盈利的。品类方面,肉类的毛利率虽然相比蔬菜和水果较低,但目前国内生鲜品类中肉类的标准化相对更高(上游养殖端的标准化程度在提升),损耗率更低,需求量大且更为刚性,同时通过小包装和便捷溢价,毛利率可以做到比线下稍高些,所以整体的盈利能力并不差。
史密斯菲尔德猪肉产品在京东独家线上销售
当地时间10月24日上午,万洲国际有限公司与京东集团在纽约举行签约仪式,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的产品将搭乘中国电商列车,更快更安全地送到中国百姓的餐桌。
“此次合作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该行业的食品安全。”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在签约现场说,美国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先进,食品安全体系完善。目前中国的消费水平正由温饱型向品质型过度,在食品安全领域,高端低温食品尚未形成品牌。双方还将在冷链物流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国际投行高盛(GoldmanSachs)预计,2016-2020年,中国市场生鲜食品等杂货的电商销量将增长34%,远高于服装20%及电子和家电产品13%的增幅。易观国际研报中称,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到913.9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3年,生鲜电商还将保持高速稳步的增长,在2019年有望达到3506.08亿元人民币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