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牛肉“解禁” 电商争抢首单

   2017-06-27 8330
核心提示:时隔14年后,美国牛肉解禁,重回中国家庭的餐桌。6月23日,首批由中国官方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美国牛肉在北京天竺海关查验中心通

时隔14年后,美国牛肉“解禁”,重回中国家庭的餐桌。6月23日,首批由中国官方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美国牛肉在北京天竺海关查验中心通关,由中粮肉食与中粮我买网合作进口,并于当日发售。这标志着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中有关美国牛肉输华贸易内容已实质落地。

今年5月,中美双方共同发布,称美国牛肉将获准重回中国市场,消息发出,引发各界关注。首先,美国牛肉已经暌违中国市场14年之久,倍具神秘感,突然“解禁”,也为中美贸易关系更进一步释放信号;其次美国牛肉以谷饲为主,肉质鲜嫩多汁,价格也极具优势,引进之后会对现有中国牛肉市场消费造成什么影响,颇受瞩目。

然而,在一片猜测与期待之下,有一个群体显得尤为焦灼和忙碌,他们的团队也开始频繁奔走于中美之间——他们是中国进口贸易商和生鲜电商平台们——美国牛肉再度进口,是涉外经贸大单,谁能在它的执行落地抢得头筹,是团队协调力、执行力的体现,也是平台信誉度和综合实力的象征。

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近年来发展飞速,被称为是中国电商下一个千亿市场,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使得竞争日益白热化。美国牛肉14年后再度获准进口,既是吸引眼球的热点,也蕴藏巨大销量潜力,因此各家电商平台纷纷投入重兵,誓抢首单。在底特律市阿里巴巴主办的“中小企业论坛”上,天猫就放出消息称,首批美国牛肉将通过天猫进入中国市场,最快月底就能上市。苏宁旗下的苏鲜生也称,与美国农贸处进行了联系洽谈,双方就如何引进美国牛肉相关事宜进行沟通。然而,这些先放出风声的电商却未能真正抢到先机。6月20日,中粮我买网首批美国进口牛肉运抵北京;6月23日,中国官方检验检疫机构发出合格证明,中粮我买网进口美国牛肉顺利通关,并即时在线上开售,拿下全网首单。

直采生鲜的首发权,一直是食品电商争夺的重中之重。关于首发权的争夺与宣传,从未停息。美国车厘子首发,当年也引得各电商平台闻风而动,开启“众筹包机”等营销方式。今年一度刷屏的丹麦生蚝引进,也曾在电商中掀起一场争夺战,其间还牵扯进“丹麦驻华大使馆”的微博账号发声,险些演变成“外交风波”。

(某电商平台在官微中宣称,与丹麦大使馆就引进生蚝问题进行沟通,却被大使馆微博否认,遭无情“打脸”。)这次美国牛肉在华首发的情形,也与丹麦生蚝之争类似,一些平台冒着“打脸”的风险也要造声势、抢首发,可见生鲜首发权竞争之激烈。

对于供应商和入驻商户而言,首发意味着更好的流量入口和品牌曝光;对于电商平台而言,首发意味着品牌商对其渠道力的依赖、对其品牌力的认可,进一步佐证了平台的综合竞争力;对于消费者而言,首发意味着第一时间尊享盛宴。而对于此次美国牛肉的首单争夺,更加具有空前高度的政治意义。

据了解,为了使中国消费者尽早品尝到安全优质的美国牛肉,中粮肉食曾多次赴美国考察拜访供应商,最终选择与美国第一大牛肉供应商泰森食品公司合作,成为其首家牛肉合作企业。由于此次进口任务“兵贵神速”,货源少、要求高,全美当前满足输华条件的成牛只有不到两千头,我买网率先引进的该批牛肉真可谓珍稀。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牛肉,上文提到的“国民网红”丹麦生蚝,不久的将来,也会经由中粮我买网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5月4日,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与丹麦驻华大使戴世阁签署了关于食品和农业全产业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包括丹麦生蚝在内的一众丹麦美食,都会陆续出现在中粮我买网上了。

(5月4日,在丹麦王国首相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与中国国务院相关领导共同见证下,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与丹麦驻华大使戴世阁签署关于食品和农业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围绕海外生鲜首发权的电商大战,美国牛肉“解禁”并非序曲,也不会是终曲,随着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这场竞争的大幕才刚刚拉开。然而,对于老百姓而言,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才是最好的,不仅有利于倒逼国内农业产业的提质创新,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享有更实惠的价格,和更丰富的食品供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这样的“电商大战”、“首发大战”,也期待更多的海外美食呈上我们的餐桌。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