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农村青年的迁徙路径:跃过"龙门"却难跃"农门"

   2017-05-15 3670
核心提示: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年轻一代的迁徙征途愈加频繁和密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聚集在城市,成为奋斗在最前线的工程师、医生、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年轻一代的迁徙征途愈加频繁和密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聚集在城市,成为奋斗在最前线的工程师、医生、教师、快递员、外卖小哥……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是当下中国城镇的中坚力量。

不再局限于自己生长的地方,远方似乎更能承载年轻人的梦想。然而在迁徙的过程中,他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不一而足,且迁徙路径也不尽相同,有人为了理想远行,有人干脆去了国外,也有人跃过“龙门”却难跃“农门”……

中国当代农村青年的迁徙路径:跃过"龙门"却难跃"农门"

挤破头进一线城市 

凭借着良好的设施和资源,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天然具有巨大的虹吸效应。挤进一线城市,成了无数青年奋斗的目标。然而对于大部分事业刚刚起步的青年来说,在一线城市拼搏,往往意味着离开原先生活的舒适圈。

2017年5月3日下午5时,作为富士康的采购人员,简宇还有半小时便可以下班。谈及第二天的青年节,25岁的他并没有太多期待,“我们不放假,正常上班。”

三年前,简宇从南昌航空大学毕业,来到繁华的深圳,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尽管简宇更喜欢南昌的人情味,但他仍选择去一线城市打拼,“好的工作、医疗、教育都在大城市,现代人生活又离不开这些,不去一线城市去哪?”

然而现实并没有简宇想的那样美好。一个人在深圳打拼的感觉让他深感焦虑,经济上的压力更是经常让他“喘不过气来”。

“想吃顿好的都要再三思量,买东西最关注的就是价格。”谈起自己在深圳的生活,简宇显得有些落寞,“有时候想改善一下生活,但想到以后还得买房结婚,只能无奈作罢。”

简宇告诉记者,自己每月租房的花费只有700元,但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对深圳高企的房价来说是杯水车薪。简宇计划今年换个收入高些的工作,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和女朋友家一块儿凑个首付,争取当上一线城市的“有房一族”。

 

中国当代农村青年的迁徙路径:跃过"龙门"却难跃"农门"

跃不出的“农门” 

与挤破头进大城市相反,离开北上广深,也成为一些青年的选择。出于无奈,众多来自农村的青年在城市和家乡之间徘徊。“跃农门”成为农村青年的普遍梦想,有的青年通过进城读书和工作成功实现,但也有青年在离城市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了下来。

毕云成曾就读于华中一所著名的985高校,一毕业就进入了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收入不错的他现在却为如何回到农村老家所属的县城而苦恼。

他告诉记者,父母都是农民,妹妹还在念大学,自己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要补贴家用,尤其是花费了许多在农村老家的自建房上,因此完全靠自己想要在城市安家落户并不现实。

“女朋友在老家的银行工作,我在外头跟着项目到处奔波。”毕云成说,家里人催着结婚,目前看来回老家才是最现实的。

本以为自己考上名校就能在城市落脚,毕云成最近盘算的却是老家的公务员有无合适的岗位可考。在他看来,回老家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并非易事,公务员、教师、事业编都在他的备选清单上。

“希望自己能在县城稳定下来,最好买个车,有空多回农村看看父母。”毕云成这样描绘自己未来的生活,“父母都是农民,晚年生活基本上得靠我。”

他表示,自己并非孤例,身边不少同学跟他一样,在外面晃荡了好几年,发现最后不得不“留守”在县城,时常去农村看看父母,似乎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告别农村。(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