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走势

   2015-05-16 6090
核心提示:在4月底的一堂宏观经济课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预测了未来5年的中国GDP增长率,预测了愈发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4月底的一堂宏观经济课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预测了未来5年的中国GDP增长率,预测了愈发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的一系列降准降息动作,以及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5月11日,央行正式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这一举动,无疑验证了许斌教授的预测。下面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整理的许斌教授的讲座精华:把握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走势。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2010年开始,中国已经是一个高中等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7500美元。中国比较幸运,抓住了世界经济黄金15年,下一次黄金15年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短期经济:“今年的形势比去年还要严峻”

中国的短期经济我个人是不看好的,产能严重过剩,制造业疲乏,房地产仍然处于下降通道。政府出了一些政策,没有让房地产跌到谷底,但是后面还会跌,所以总体来说我认为房地产已经没什么希望了,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房子、某些地段的价格上涨,但是整体来说房地产也就这样了。

短期来看,导致中国经济困难的原因有很多,跟我们大规模刺激带来的后遗症有关系。

政府今年的政策取向是很清楚的,容忍较低的GDP增长率(7%左右),但必须守住底线(作者估计底线数字是6.8%)。美国经济复苏,石油价格处于低位;中国经济中服务业比重超过工业;民营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这些都可以抵销增速下滑,7%还是做得到。

而当经济降到6%的增速,国家可能会更大程度的放松货币政策,所以这个时候会有通货膨胀。中国发行了这么多货币,再新增货币的话,通货膨胀早晚会来。况且我们债务这么高,还是要老百姓分摊的,最方便的方法就是通货膨胀。

股市:4500再朝上就是疯狂

2015年,中国还是主要依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保增长,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税。但是不可能再依靠刺激房地产需求来保增长了,只能加大铁路、水利投资,去年完成8千亿,今年的目标是高一倍,达到1.6万亿。

大家可能觉得货币政策更加有意思,时隔七年,央行再次降准1%。市场可能会将降准解释为“刺激”。这是个误读,因为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型已经转变了。但老百姓看到降准就认为是放水,股市是个心理效应。实体经济不乐观,股市上到3500是补原来的债,因为中国经济只到2000点不对,前面四五年增长这么多;但是再往上走就是透支未来,4500再朝上面走就是疯狂的,但是年纪轻的不了解这一波,现在还是朝里面冲。

对于现在的股市,我的建议是新的钱是不要进去,因为到4200、4300点已经有点匪夷所思,当然各种券商还在忽悠大家说有6000点在那里。我认为,已经进去的人,还要守一段时间;但是没有进去的人现在再进去,风险实在太大,可能就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波人。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非常有希望

至于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说:“如果过十五年你们再请我回来演讲……那个时候我还会讲中国成功;但是如果你们五年后请我回来,我可能不会讲中国成功,因为短期内中国会有一点困难。”意思是,他不看好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但是十五年以后是非常看好的。

中国家庭花了不少钱在送小孩子出国教育上,初中、高中、大学,这是很大一笔数额。我的观点是,这是中国对未来最好的投资。一样这些钱,一样要用在某些地方,用在哪里最好?当然是藏汇于民。这些人里面如果回来一大半的话,15年以后中国经济会非常好。这是中国未来非常重要的资源。

市场的制度转型,我觉得也是一个利好,包括我们现在做自贸区,包括我们对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开放态度,“一带一路”战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减少政府审批,鼓励民营经济……只要是朝国退民进的方向走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还是非常有希望的。所以我对中国的长期经济非常乐观,也就是中国到2030年,那时又是中国经济一个新的阶段。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