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份CPI同比上涨3.1%,CPI指数重返“3时代”也预示着再度进入通胀警戒线。而青岛地区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9月份鲜菜价格上涨较为明显,成为地区CPI同比上涨的主要原因,目前市场均价已超过每公斤2.5元。
“中秋节和国庆节消费拉动,加上鲜菜的季节性涨价,是9月份CPI同比上涨的主要原因。”统计局相关人士表示。 CPI涨幅重返“3时代”
根据昨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9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3.1%,涨幅重回“3时代”,进入通胀警戒线。1-9月全国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5%,略高于上半年2.4%的涨幅。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最为明显,上涨达6.1%,影响CPI同比上涨约1.9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最高,为18.9%,影响CPI上涨约0.55个百分点。
数据分析显示,9月份CPI同比涨幅中的新涨价因素为2.3个百分点,比8月份增加0.8个百分点;而翘尾因素只有0.8个百分点,还比8月份减少0.3个百分点。两者增减抵消后,9月份CPI同比涨幅比8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
而从环比角度,9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5%,略高于2003年—2012年同月1.1%的平均环比涨幅,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51个百分点。其中,鲜蛋、鲜菜、鲜果和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9%、6.7%、5.4%和2.2%,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44个百分点。岛城鲜菜九月涨势明显
青岛地区的食品价格变化,与全国趋势基本一致。根据市商务局监测数据,9月份我市“菜篮子”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上稳中有升。
蔬菜方面,综合市区抚顺路、城阳、华中三大蔬菜批发市场的统计数据,9月份三大批发市场共交易蔬菜6.9万吨,日均2313吨,环比下降3.6%。而蔬菜批发均价为2.57元/公斤,环比基本持平。零售均价为5.59元/公斤,环比上涨1.6%。
猪肉方面,9月份市区猪肉上市量8.8万头,日均2945头,环比增长8.6%。批发均价22.04元/公斤,环比上涨2.4%。零售均价26.66元/公斤,环比上涨1.9%。
“肉菜价格都出现上涨,尤其是鲜菜价格涨势比较明显。”市商务局蔬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9月份食品价格上涨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中秋节和国庆节集中消费影响较大,此外,9月份大中专院校开学也对食品价格,尤其是肉菜价格产生较大拉动作用。
而对于10月份的肉菜价格,市商务局蔬菜办相关负责人预测,消费需求将恢复正常,地产蔬菜逐渐上市,“菜篮子”市场货源充足,预计,猪肉价格将保持稳定,蔬菜价格将有所回落。 CPI进入警戒线
CPI同比涨幅重返3%以上意味着什么?对此,统计局专家表示,9月份CPI同比涨幅增大,主要是受到节日及季节特性影响,而且南方部分地区旱涝灾害严重,也对物价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CPI重返“3时代”,有分析人士表示,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共识,CPI同比上涨超过3%,意味着物价水平已经触碰通胀警戒线,显示社会物价调控压力增大,“但依然处于良性、有序的发展状态。”
而对于四季度,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预期较为强烈。中国银行分析师认为,未来几个月内,CPI涨幅会有所扩大,预计猪肉价格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行业性的价格反弹,而且全国油品升级所带来的各方面价格上涨,也会拉高CPI水平。
此外,交通银行分析报告显示,三季度CPI同比高于上半年,年内CPI同比呈现小幅缓慢攀升趋势,预计四季度CPI同比仍可能继续小幅走高。考虑到国内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回升、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猪肉等食品价格总体涨势平稳及输入性通胀也没有明显抬头等因素,预计下半年CPI同比小幅回升至2.8%左右,全年CPI同比上涨为2.6%。(记者 官华晨)明年一季度或面临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CPI突破3%的温和通胀线,并不是由于货币政策的变动,也不是由于财政政策的刺激,主要还是因为气候的突变和季节性因素造成的。这也意味着,9月份物价的变动并不代表长期趋势。”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殷醒民认为,随着未来气候回归“正常”,物价变动也将“温柔”。
不过殷醒民认为,明年一季度物价变动将面临一考验。“从以往的经验看,每年一季度物价水平都较高,这既有翘尾因素的影响,同时由元旦、春节"双节"拉动消费需求,也将推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先导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企稳,需求释放,这也给物价带来上行压力。数据PMI连续三个月回升但力度比较温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这反映中国经济稳定温和增长的特征明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预计,如果货币政策仍维持当前的稳健操作,明年一季度物价水平比2013年四季度略有上行。多个市场机构已经预计年内货币政策并不会有明显改变。
在细分部分方面,有专家认为,食品价格是影响CPI变动的主要因素,也是最能带个百姓直观感受的部分,应该尤为重视。“我国农产品价格屡创新高,说明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有待提高。而反观国际市场,进口农产品甚至进口农副食品加工产品逐渐进入我国国内市场,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