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蒋倩倩)1934年和1993年的苹果有什么不同?1934年,一个苹果含Fe量相当于一个人体的50%,到1993年要摄入同样的Fe量,我们需要吃20个苹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从同样的食物中能得到的营养物质却在不停地减少。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有机,希望让土地和种植方式回归到最初,也让食物能回归到最初。义远有机农场就是其中之一。
让“蒜你狠”不再发生
义远引入日本的单元经营模式,将农场2000亩的土地划分成若干单元,单品种种植。
“一方面,单品种的种植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另一方面,方便规模化和机械化运作。此外,日本通常有生产协会和生活协会。以主妇为主的生活协会与农民为主的生产协会对接,减少了盲目生产带来的资源浪费。中国为什么去年出现蒜你狠,今年就会出现蒜太贱。就是因为中国农民通常都各自为政,今年种什么,明年种什么,有着随机性,缺少规划。”义远有机农场负责人陈卫表示,希望通过单元经营,包干到人,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
以2-3公顷为经营单元,单品种种植,“农场主”可自主管理。在义远工作的大学生,都能够申请当这些单元的“农场主”。 “这样,大学生就蜕化成了农民企业家。当然,这些员工都是经过公司轮岗,深刻理解并认同公司理念的。”陈卫说,“他们管理土地的生产,我们负责品牌管理和后期销售。我们给他们的收购价远高于一般的市场收购价,他们的收入是有保障的。”
导入“永续农业生产模式”
在义远,几乎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无论是包装车间、牛棚还是接待处,大部分的基础建设都是就地取材,而且考虑了环保。废弃集装箱搭建的办公区域,移除后不会破坏一寸土地;牛棚地面预铺的预制板隔离了水泥,不会伤害土壤;建筑的装饰部分,尽可能使用当地的旧木材、旧瓦片等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并大量运用栽培简单、生长迅速、对环境负担较少的竹子,建成绿色办公场所。
义远一半的土地都用来种水稻。在江南这么好的气候下,义远坚持只种单季稻。这种稻子生产的米有个好听的名字鸭稻米。在这里,看管稻田的是一种被称为“役鸭”的鸭子。每亩稻田配备一个鸭棚,6只鸭子。秧田插好,鸭子就上岗了,吃杂草,吃虫子,还要负责肥田。
在义远,没有杀虫剂和化肥,却需要配合大自然先天的免疫系统,重新建立土壤里微生物精细的平衡,使系统内的资源和养分循环不息。合理的轮作计划、投放蚯蚓与休耕等措施,让土地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健康活力。
“大自然中,95%的虫子是益虫,只有5%是有害的。我们养蚯蚓,养七星瓢虫,养蜜蜂,以前还养过青蛙,都是希望达到生态平衡。”
陈卫说,他们要打造的是“永续农业”。
1亩地(蔬菜)可供4户人家
1000户家庭,就多了250亩良田
在销售方面,义远除了进高端卖场,开设有机农产品的专柜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发展会员上,希望推行“义远永续农业社区”。“我们更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理念,加入保护土地的队伍。”陈卫说。
“义远希望,在这里,农业是多功能性的,不单单是只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吃的问题,而是承载着更多的如文化、教育、环保等相关的功能。在这里,劳动的耕耘者,仍是食物的拥有者。在这里,农民知道他们的产品要在哪卖,卖给谁,同时消费者知道他们吃的是谁的产品,他们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诚信关系慢慢地恢复,在市场机制中遭到破坏的道德也将逐步重建。”
陈卫的梦想很大,他算了这样一笔账:1亩地(蔬菜)可供4户人家,发展1000户家庭,地球上就多了250亩良田。1亩地(水稻)可供1户人家,发展1000户,地球上又多了1000亩良田。“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年消费一公斤有机米,地球上就可以多470万亩可永续耕作的良田。”他希望有更多人理解他的理念,加入这个“良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