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一只黄鸭子为何走红大江南北

   2013-06-05 2110
核心提示:惊天动地的旅游创意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一味地求第一、求世界之最,良好的创意从来不会给自己贴各种各样的标签。旅游资源如此丰富

惊天动地的旅游创意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一味地求第一、求世界之最,良好的创意从来不会给自己贴各种各样的标签。旅游资源如此丰富的中国,自然、人文乃至创造出来的主题公园,应有尽有,缺的真不是资源,而是优质的营销手段,别再在模仿的路上走到黑了。

以前根本没有想过,一只橡皮鸭子会有那么大的魅力。本以为香港的展览即将告一段落,国人对大黄鸭的追捧温度会逐渐下降,岂料日前国内某媒体说大黄鸭即将来到武汉的消息,真假莫辨,引起了网友的调侃,再度刮起风潮。以鸭脖子美食广为人知的武汉,网友的调侃和PS非常欢乐,一只有着长长脖子的大黄鸭引得人们啼笑皆非,有网友说“大黄鸭终于要来武汉啦,我光看照片就直流口水。”有网友说“没有脖子的大黄鸭,到了武汉怎么办?”网友们的评论欢乐异常,直到后来有人对消息提出质疑,因为大黄鸭在香港的展出将会持续至6月9日,而并非6月初就会移师武汉,这股风潮才慢慢沉寂下去。同时,香港大黄鸭的设计师、荷兰艺术家霍夫曼更是否认了这一消息。

不过即便如此,这只大黄鸭引起的空前关注度,使得全国各地仿造“大黄鸭”此起彼伏。5月15日迷你版“大黄鸭”亮相西安;5月30日,一只与香港维港的大黄鸭神似的大黄鸭出现在深圳南山宝能太古城,引起过往市民的极大兴趣,纷纷停下脚步拍照留影;5月30日广东佛山高明九寨水城,游客在高3米的大黄鸭身上写字、涂鸦,大黄鸭决定“献身”给喜欢涂画与刻字的游客;5月31日,天津富力津门湖社区定制了一只6米高的“大黄鸭”放置在湖面上,免费供社区居民参观留念;5月31日,杭州也出现了一只6米高的橡皮“大黄鸭”;6月1日,克隆版“大黄鸭”现身武汉汉南碧桂园。除了“鸭”,被网友PS出来或者是“依葫芦画瓢”的,还有深圳的“企鹅”,东莞的“唐老鸭”等等。

设计师霍夫曼对众多山寨的“大黄鸭”颇有微词,也有专家认为各地的仿造侵权,不过在笔者印象中,浴盆中的小黄鸭很多年前已经存在,而霍夫曼2007年才创作第一只大黄鸭,到底这起侵权应该怎么解决,作为非专业人士笔者不好多说,只能感叹创意的力量真是无穷无尽。小时候放在浴盆中的小黄鸭,现在变成了数十米高的大黄鸭“游”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并且能够吸引数十万观光客前往参观,已经成为了不可否认的旅游吸引物。而从众多的山寨和仿造中也可以看出,景区和房地产开发商是持续炒作的源头,若不从侵权的角度来看,炒作的目的均已达到。

一只大黄鸭的魅力,胜过了多少知名景区景点?为什么我们就想不到这样的创意?大黄鸭对旅游吸引物外延的颠覆,有没有对旅游创意产生新的冲击?在大黄鸭出现之前,相信很多人也不敢想象,一只放大了成千上万倍的卡通鸭子造型,竟然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只鸭子此前也在其他地方展出过,但是国内并没有关注到,一到了香港,关注量就飙升,何故?众多专家学者已经对这一现象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读,笔者在这里也不再赘述。但是,从国内的山寨情况来看,这只鸭子的颠覆还在继续。我们的旅游营销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获得更多人的关注?澳洲昆士兰旅游局15万澳元招募岛主,名为招募实际上是推广策略,使得大堡礁名闻天下,此后国内各种各样的高薪招募都竞相模仿,但是效果显然已经不行。张艺谋创作的印象丽江和印象刘三姐,此后再出印象系列,终归关注度不再高。

大黄鸭的关注度在香港达到了顶峰,国内再多的山寨,也只能是一时的噱头,终归不能持续太久。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就是牛人,若是第二个“吃螃蟹”的人,不会有人记得你。模仿都是拾人牙慧,不仅没有效果还会遭受鄙视,国内旅游营销推广有多少不是走这一条路?是时候改变观念了,惊天动地的旅游创意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一味地求第一、求世界之最,良好的创意从来不会给自己贴各种各样的标签。旅游资源如此丰富的中国,自然、人文乃至创造出来的主题公园,应有尽有,缺的真不是资源,而是优质的营销手段,别再在模仿的路上走到黑了。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付费方式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会员管理制度  |  隐私政策  |  会员释疑问答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