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4月份CPI同比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0%。CPI由3月份的环比下降转为4月份的环比上涨,同比涨幅比3月份扩大了0.3个百分点。
此前路透调查中值显示,中国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料微升至2.3%,食品价格限制整体升幅,通胀维持在温和可控水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国内经济增速回升仍显乏力以及公务消费限令、禽流感疫情等非预期因素对食品价格的下拉作用,上半年国内物价可能不会明显上涨,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通胀压力温和水平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选择,特别是近期欧美密集降息加剧了流动性,市场争议中国是否跟进降息。
5月7日,澳大利亚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2.75%,创历史最低纪录。这是近一周以来第三家全球主要央行做出降息决定。此前,欧央行和印度央行已经宣布降低利率。而美国日本也仍然持续推出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
不过对于中国央行来说,货币政策仍然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国外央行降息,扩大内外利差,容易引致更多的热钱入境套利;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乃至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都对降息形成掣肘。此外,中国又缺乏资金外流的渠道。结合当下的国内外宏观大背景,货币政策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纠结境地。
此外,统计局还公布,4月份PPI同比下降2.6%。路透调查中值显示,4月PPI同比降幅将进一步扩大至2.3%。该指数已连续一年处于负值,显示工业品需求较为疲弱。
招商证券称,从短期水泥价格、挖掘机销量和发电量数据观察,经济较一季度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力度仍然较弱,未来经济走势还需要看政策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博弈结果。
而瑞银证券则认为,4月包括重卡、工程机械等与基建相关行业已转为正增长,发电量增速大幅提高,汽车、家电及房地产等部分先导行业的成长超越预期。
瑞银还指出,过去6个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及信贷的增量均创出历史新高。二季度国内社会融资规模环比可能会下降,但同比增速仍会较快,这完全足够支持国内经济增长
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同比增长7.7%,低于预期。而上周刚公布的中国官方4月制造业PMI指数意外回落,新订单、库存等多项指数均下降,出口订单降至荣枯线下方;汇丰中国4月制造业PMI亦回落且略逊于初值,新出口订单、就业等分项指数降至萎缩区域。
今年中国政府设定经济成长目标为7.5%,通胀目标为3.5%,投资和消费增幅目标分别为18%和14.5%。中国2012年经济增速7.8%,略高于去年初定下的目标7.5%;全年通胀水平为2.6%。